從棒球到血球 前球星潘忠韋抗血癌6年:像一場不能輸的比賽
前職棒球星、現爲知名球評的潘忠韋在今年2025癌症論壇暨工作坊分享6年抗癌經過。 聯合報系資料照
資深藝人沈玉琳證實罹患俗稱「血癌」的白血病,引起關心。前職棒球星潘忠韋2019年底,被確診爲急性淋巴性白血病(血癌),在今年2025癌症論壇暨工作坊,他分享6年的抗癌人生,形容抗癌就是一場不能輸的比賽,鼓舞人心。
潘忠韋說,去年世界12強中華隊拿到世界冠軍,他是上一屆播完12強後確診得到急性淋巴白血病。確診前他有幾個徵兆,身體有被電的感覺,後來就醫治療才知是芽細胞增生的時候不斷放電 ,之後他去做精密的檢查,抽血的第一時間還不確定是什麼情況,但很清楚知道自己身體出了很大狀況,似乎在告訴他「現在需要休息」。
檢查報告出爐,潘忠韋說,感覺不是在演電視劇,而是青天霹靂的真時感,在往後的日子才知道這場病對生活、心情影響如此巨大。 化療後,末梢神經會受損,一般都會慢慢恢復,但他接受兩次重化療,現在損傷的部分會一直跟着他,需要吃止痛藥來控制。
但他自己有應對方式,就是讓心理有一個依靠 ,加上他是球評,蠻喜歡做功課,所以對病況掌握比較好一點。住院治療時正好遇到百年一遇的COVID-19,家人探視都嚴格管制,有好多療程是他一個人在病房自己照顧自己。最辛苦的是他的太太舟車勞頓醫院家裡兩邊顧。
說起他寶貝女兒,潘忠韋說,那時女兒覺得爸爸應該很快就可以出院,印象中女兒在他面前好像沒有哭過,覺得女兒好像一夕之間突然長大了。
知名球評潘忠韋日前在論壇上分享抗癌經過。 聯合報系資料照
談到抗癌,潘忠韋說,人的意志力是沒有極限 ,堅持到底,讓每一個(活下去)的可能想辦法在自己的身上發生。化療或是在抗癌的過程很容易會被病況壓在地上摩擦,但是你身旁有很多照顧你的人, 所以積極面對病況, 然後把身體放心地交給醫護團隊。
潘忠韋從10歲開始打棒球、歷經25年的選手生涯,再轉職球評,棒球早已深植於他的生命。2019年底,被確診爲急性淋巴性白血病,歷經2次骨髓移植、3次敗血性休克,一度陷入病危。
完成化療出院後,潘忠韋在臉書記錄復原過程的點點滴滴,一條暗巷、一顆樹藤、一隻野貓、森林步道、一座教堂、飛機飛過車水馬龍的城市..,每一張照片至少有10000步的足跡。
潘忠韋在Day77的臉書寫下感人一段文字,“今天陽光普照,走兩步就滿身汗,讓我想起一年前的這個時候,也是全身大汗,不過是因爲突如其來的敗血症,躺在隔離病房的病牀上抖了又抖,在意識模糊之際彷彿感受得到護理師們忙進忙出的腳步聲。
清醒之後的第一個畫面是表情嚴肅的專科護理師禹潔正在調整點滴,還記得那天早上,纔剛把簽好名字的書送到護理師手裡,兩個人還笑瞇瞇的說笑,從血球聊到棒球,沒想到下午一起跟敗血症打了一仗”。
從血球到棒球,潘忠韋繼續投入他熱愛棒球領域紮根、培育球員,還出了一本名爲「不能輸的比賽」,翻轉人生,也鼓舞癌友一起加入這場不能輸的人生大賽。
▪ 結帳輸入UDN專屬折扣碼【lion88】現折$88
▪ udn瘋運動的IG開張啦!歡迎大家追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