辭職僅4天…勒克努再任法總理 極右派嗆倒閣、法媒也看衰
法國總統馬克宏(左)再度任命勒克努(右)擔任總理。(美聯社)
法國艾里賽宮10日聲明,總統馬克宏已任命待退總理勒克努再擔任總理,並授權他籌組政府。消息一出,法國主要極右政黨「國民聯盟」(RN)矢言推動不信任案。勒克努隨後在社媒X發文表示,他「出於責任」而接受再任總理,並強調法國必須走出當前的政治危機,結束使法國形象受損的不穩定局面與整個政界至今幾天來上演的「荒謬奇觀」。
勒克努寫道,將盡一切努力在今年底前讓法國通過財政預算案,重申恢復國家財政是攸關法國未來的當務之急。他6日提出內閣總辭,馬克宏予以同意。在缺乏國會多數席位下,馬克宏一直難以推動人事與預算案,這使他只剩三種選項,即任命新總理、再次解散國會和請辭下臺。
法國國債達國內生產毛額(GDP)的114%,赤字則預估爲5.4%,勒克努緊接着面臨組閣與預算能否過關的嚴峻挑戰,法媒則普遍看衰。外界預料,他可能在12日晚間前完成組閣。他表明,新閣閣員必須承諾不會角逐後年舉行的總統大選。
法國費加洛報11日社論形容,讓勒克努回鍋是「馬克宏的孤注一擲」,批評他彷彿在玩俄羅斯輪盤,忽略國內左翼與極右翼的強烈反彈,尤其勒克努第一次組閣僅「存活」14小時就垮臺,反映出國會當前的中間派、左翼和極右翼三分深層危機。
據稱馬克宏「已別無選擇」,但勒克努仍將面臨不信任投票,國民聯盟(RN)黨魁巴德拉已矢言「立即發動」倒閣,「勒克努團隊毫無未來」,還痛批馬克宏此舉是「民主之恥」。
法國世界報報導,馬克宏此舉乃權宜之計,勒克努需在13日前提交預算案,否則國會將癱瘓,且要是經濟壓力未解,馬克宏支持率恐跌破20%。
另外,紐約時報10日分析,法國國內政局不穩已削弱其外交影響力。馬克宏已展現他是歐洲最果斷且最活躍的領袖之一,但就呈螺旋式上升的債務和政治分歧,他找不到有能力處理的政府,這正減損他作爲國際社會重要行爲者的信譽。
包含勒克努,馬克宏政府不到兩年已達五位總理下臺。法國行政與立法部門的癱瘓,侵蝕歐洲的戰略影響力和制定決策的能力,尤其在重整軍備上。馬克宏可能像他今夏所做,在任何新的預算案承諾提高軍費,但控制這些資金的是法國國會,這使他在因應近年來咄咄逼人的俄羅斯上似乎很虛。
德國非營利機構博德曼基金會執行董事會成員史瓦澤說,若無政府和預算,馬克宏就很難在涉及烏克蘭的問題上說服其他人或分攤負擔;即使法國總統掌控外交政策權限,國內不穩也會損害其全球信譽,因一旦涉及資金,就要靠國會和預算,總統無法直接控制。
勒克努再度擔任法國總理。(路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