辭職僅4天勒克努回鍋當總理 法政局更混亂

4天前宣佈辭職的法國總理勒克努(圖),週五被馬克宏重新任命爲總理。(資料照/美聯社)

法國總統馬克宏週五(10日)決定,重新任命4天前辭職的總理勒克努回鍋爲總理。這次罕見的總理再任命,讓法國政治的混亂局勢進一步加劇。此舉激怒了馬克宏最兇猛的政治對手,他們誓言將投票推翻新政府。

綜合英國廣播公司(BBC)、《朝日新聞》、路透等媒體報導,在面對法國數十年來最嚴重的政治危機時,許多馬克宏(Emmanuel Macron)的對手要求他,要麼提前舉行國會選舉,要麼辭職。極右與極左對勒克努(Sebastien Lecornu)重新任命的反應尖銳,暗示他第二次擔任總理的挑戰將不比第一次容易。他的第一任期僅撐了27天,週一(6日)辭職。

39歲的勒克努自2017年馬克宏參與總統選舉起一直是其親信,於今年9月10日就任總理。然而,他在10月5日公佈的新內閣名單遭到猛烈批評。他以「無法與各政黨找到妥協點」等理由,在組閣僅14小時後的6日提交內閣總辭,獲馬克宏批准。10日勒克努在社羣媒體發文表示:「必須結束這場對法國形象與國家利益造成負面影響的政治危機。我將全力以赴。」宣佈再次出任總理。

馬克宏於週五晚間宣佈此消息的幾小時前,在愛麗捨宮會見所有主要政黨的領導人,但不包括極右與極左的黨魁。勒克努的迴歸令人意外,因爲他兩天前在全國電視上表示自己未「尋求這個職位」,「我的使命已經結束」。目前甚至還不確定他是否能夠成功組閣,但他必須立即投入工作。新任總理面臨的首個期限是週一,需將明年的預算案提交國會審議。

各黨在如何降低國債及削減預算赤字的問題上,看法分歧,導致過去一年已有兩位總理下臺,因此勒克努面臨的挑戰非常艱鉅。今年稍早法國公債接近國內生產毛額(GDP)的114%,爲歐元區第3高,而今年的預算赤字預計將達GDP的5.4%。對勒克努來說,難關還包括他將在國民議會面對信任投票,因馬克宏在議會中沒有多數席位可支持他。本週Elabe 民調顯示,總統支持率降至14%,創歷史新低。

極右「國民聯盟」黨魁巴德拉(Jordan Bardella)表示,由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孤立與脫離現實的總統,再任命勒克努是「一個爛笑話」。巴德拉稱,他的政黨將立即對這個註定失敗的聯合政府提出不信任投票,這個政府唯一存在的理由只是害怕選舉。國民聯盟目前在民調中領先。

勒克努已瞭解組閣過程中的潛在陷阱,因爲他本週已花兩天時間與可能參與組閣的政黨接觸。他首次被任命爲總理是在9月9日,隨後用了3周時間組建政府,但僅一夜之間就瓦解,原因是保守派共和黨(Les Républicains)領袖雷泰約(Bruno Retailleau)批評一名內閣任命。

單靠中間派政黨無法組建政府,而自去年馬克宏失去議會多數以來,曾支撐馬克宏政府的保守派共和黨內部也存在分裂。雷泰約有總統野心,他已明確表示不會加入第二任勒克努內閣,並宣告中間派與保守派的共同基礎已死。這也意味着,中間派總理將尋求左翼政黨的潛在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