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換季膚況差「脫皮、過敏」問題狂冒 護理師揭保養急救3關鍵

▲春夏換季危「肌」,肌膚問題不斷出現。(圖/CFP)

記者洪巧藍/臺北報導

春末夏初季節轉換之時,由於氣候變化、早晚溫差大、溼度不穩,正是肌膚最容易問題的時候。護理師指出,這時間往往會有乾燥、脫皮、過敏等問題,甚至會讓肌膚顯得幹荒、粗糙與老化現象。提醒民衆,春夏紫外線穿透力比冬季高,即便陰天也要注意防曬,如果膚況不穩,建議可以遵循3大解法來緩解狀況。

臺北榮總檯東分院醫美健檢中心護理長姜貞竹提醒,即使陰天,春夏紫外線的穿透力也比冬天的暖陽高出許多,紫外線同時包含 UVA、UVB 兩種,UVA 能夠穿透至深層肌膚,破壞肌膚組織,造成肌膚老化、皺紋、彈性下降;UVB 則是造成急性曬傷、色素沉澱成曬斑的主要原因。

姜貞竹指出,民衆面對炎熱烈日的照射或常用3C產品,因常暴曬在過量的紫外線或藍光當中,容易造成對肌膚傷害,再加上平時疏於防曬保護的原則,暗沉、黑斑、雀斑及皮膚病變等問題將會增加。所以,日常生活該如何自我保護肌膚,「保溼、修復、防曬」三大關鍵撇步,更是當務之急。

肌膚急救解法1「勤於保溼、補水」

姜貞竹說明,換季時肌膚屏障較爲脆弱,保溼是維持肌膚穩定的首要步驟。建議選擇成分溫和、含有玻尿酸、神經醯胺等高效保溼因子的產品,幫助鎖水並修復肌膚屏障。

肌膚急救解法2「清爽型保養品」

春夏開始炎熱,姜貞竹說,有些適合冬季使用的「滋潤型/潤澤型」保養品成分偏濃稠,再搭配防曬乳會讓肌膚有「透不過氣」的感覺。平常有習慣用精華液、精華油、乳狀保養品的人,可以改用相同成分,但質地偏「水狀、水凝狀」的清爽型保養品代替,因分子小好吸收至肌膚深層,也不會累積在表層與防曬乳結塊。

肌膚急救解法3:「鎮靜舒緩肌膚」

爲了避免白天皮膚承受的刺激與負擔,晚上除了臉部正確卸妝、清潔(最好用25~30℃左右溫水洗臉)外,更應做好鎮靜舒緩、深層修護的步驟,如:可加入鎮靜面膜 3~5 分鐘、溼敷化妝水、或擦保溼精華等,成分挑選可以用洋甘菊、蘆薈、綠茶、海藻等天然舒緩成分。

姜貞竹呼籲民衆,敏感膚質者可減少保養步驟,選擇無香料、低致敏成分的護膚品,以降低刺激風險,平時更需搭配均衡飲食、多喝水、充足睡眠與輕柔且正確地調理呵護肌膚,才能讓肌膚恢復容光煥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