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爆火的宇樹機器人,其實也是家健身公司
機器人扭秧歌在蛇年春晚爆火,而這家機器人公司,其實也是家健身公司。
宇樹科技,這家在2025開年頗爲火爆的機器人公司,除了其仿生能力極強的四足機器人外,早在2022年便推出其家庭智能健身產品宇樹健身——UnitreePump健身泵。
按照官方的描述,這個健身泵產品被稱爲“口袋健身房”。利用和宇樹人型機器人類似的仿生電機阻力技術,模仿健身器械的阻力,達到健身效果。宇樹用四足機器人的類似技術,做了個小型的智能健身硬件產品。
原來當下爆火的機器人公司,其實也是家健身公司。
其實,宇樹科技的電機模擬阻力技術,在健身行業並不算新鮮。比如美國智能力量訓練設備Tonal,國內智能力量健身品牌AEKE、速境,都是通過電機模擬、控制抗阻,達到力量訓練的效果。而2022年疫情開啓家庭健身需求的勃興,也讓上述公司一度估值暴漲。
當然,和以上疫情後銷量猛增的產品相比,宇樹健身的產品顯然沒有吃到紅利,而如何和宇樹機器人過億的營收相比,則更相形見絀。
在宇樹科技天貓店,旗下健身泵產品售價爲600元左右,付款人數則爲超500人,銷售表現不盡如人意。也因此,宇樹健身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海外市場。2024年,旗下UnitreePumpMax產品在海外衆籌平臺kickstarter創造了近70萬美元的成績。作爲單價250美元左右的產品,衆籌數據並不差。
早些時候,國內家庭健身公司AEKE在海外衆籌平臺的金額也超過100萬美元,和乏善可陳的國內市場相比,國際市場智能健身的需求已經較爲可觀。
而隨着deepseek的技術深入,以及人體健康檢測技術的突破,人工智能和健身之間的距離,或許並不遙遠。
宇樹機器人爆火,但也是個健身公司
春晚機器人表演,90後創始人王興興受到官方高層接見,甚至被譽爲“杭州六小龍”科技公司,宇樹科技的爆紅,讓我們看到了中國四足機器人的科技突破,也成爲deepseek之外,國際AI和科技競爭的另一話題。
但在疫情所處的2022年,宇樹科技依然在蟄伏探索階段。宇樹健身泵,則是當時公司機器人技術在健身領域的應用探索之一。但從結果來看,宇樹健身並沒有抓住時機。
宇樹健身產品爲一個重700g的方形盒子,內置電機和懸掛帶等結構,產品通過內置電機本身的力矩、速度、位置傳感器,通過連接APP就能達到智能健身記錄和指導的效果。
在家庭場景,健身泵固定在牆上或者地上,便可做啞鈴、槓鈴和飛鳥等訓練,甚至達到類似史密斯機和划船機等效果,阻力可達到40—50kg等。這一產品的好處便是輕便易攜帶,且價格較低。但缺點也同樣明顯,單一智能健身阻力帶,對於新手的鍛鍊門檻並不低。
也因此,2021年開始爆紅的Peloton、Tonal和FITURE等智能跑步機、力量訓練鏡等。以較爲大件的硬件,迅速獲得了新手家庭健身用戶的認可。
而另外兩家中國智能力量訓練的產品速境和AEKE,也通過龍門架和健身鏡的硬件配備,在海外開始打開市場。
根據公開數據,速境在海外的銷售數據已達到數億人民幣,公司先後獲得峰瑞資本和元禾等投資。而同樣位於深圳的AEKE,團隊來源於頭部消費電子公司,已經在國內外多個城市渠道打開市場,並開始佈局海外。
目前,雖然宇樹健身產品雖然依然在國內有售,但主要銷售市場已轉向海外。預計公司四足機器人的火爆,也將帶動宇樹這一品牌的健身相關產品在市場突圍。畢竟買宇樹的機器人,和買宇樹的智能健身產品,對於科技愛好者來說都足夠新鮮。
中國智能家庭健身,正密集征戰海外
在美國衆籌網站kickstarter上,我們看到了宇樹最新的產品UnitreePumpMax,價格爲近500美元,配備兩個智能健身泵盒子產品。
在亞馬遜的產品評論中,海外用戶似乎對這一產品的使用評價不算差。當中包括認爲這是“出差健身利器”,也是健身房很多器械的替代品。當然,如果看官方天貓的評論,多數人對600塊買一個健身盒子表示了質疑。
要知道國內淘寶大型龍門架和多功能力量器械的價格,可能也比這一價格低。
這也幾乎讓衆多中國家庭健身公司,轉戰海外市場。
產品售價過萬的智能力量品牌速境,首先在出海拿到不錯成績。AEKE在2023年產品國內上線後,2024年開始征戰海外。而隨着麥瑞克、IMBODY等產品的出海嘗試,疫情後的中國家庭健身公司,正密集征戰海外市場。
而國際家庭健身頭部公司Peloton的最新財報也在表明,全球家庭健身公司最壞的時候,已經過去。
早在2024年下半年,Peloton季度銷售額達到6.44億美元,同比增長0.2%,止住了公司九個季度的銷售下滑。隨即,公司股價大漲35%,扭轉了股價持續的跌幅。而在去年底的財報中,公司的虧損也大幅收窄。
疫情刺激了家庭健身在全球的迅猛增長,而當下,家庭健身消費的復甦早已證明,家庭健身不僅不是僞需求,甚至AI的出現,讓家庭健身有了更多的想象空間。
宇樹科技的四足機器人和deepseek的AI賦能,讓健身市場迎來了新的技術窗口。一如Keep早些時候提出的“allinAI”口號,AI把家庭健身推向了新的產品創新維度。
AI和健身,還有多遠?
早些時候,GymSquare在deepseek是否取代健身教練中,探討了AI對教練部分功能的替代,這也帶來了一定程度上教練的淘汰。
比如deepseek對於基本健身問答給到的解決方案,遠超行業平均水平,而deepseek基於個體健身數據,給出的健身和飲食方案,也幾乎不輸多數教練。至少在知識庫上,deepseek已經更勝一籌。
也因此,Keep早先便在10週年內部信上表示,未來將allinAI,利用公司大量的訓練個人數據,通過基於一定模型的訓練,爲用戶提供定製化的健身服務。
而如果加上宇樹科技四足機器人代表的具身智能,人類通過機器人交互獲得健身服務,並非不可想象。
比如仿生機器人的健身指導或者運動康復,基於不同人體數據的具身智能健身服務,替代健身APP或是第一步,而替代部分健身教練,也並不無可能。
2025年,雷軍健身打卡100次宣言的廣泛傳播,將健身的大衆普及又推向了新高度。而蛇年開始的deepseek和機器人科技狂潮,打開了AI和健身的想象空間。
AI和健身的距離正越來越近,什麼纔是健身房和教練不可替代的核心價值?或許到了行業該討論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