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機器人1500米決賽 宇樹全資子公司奪冠

中經記者 曲忠芳 北京報道

8月15日,2025世界人形機器人運動會在國家速滑館(“冰絲帶”)正式開賽,《中國經營報》記者在運動會現場看到,競技賽、表演賽、場景賽三大類賽事在冰絲帶場館內同步舉行。競技賽涵蓋田徑、足球3v3、足球5v5,場景賽則包括工業、醫藥、酒店、倉儲四個場景的七個比賽項目。

今日上午,人形機器人1500米田徑賽開跑,參賽隊伍既有機器人企業,又有高校及科研機構,人形機器人“選手”所使用的本體機型主要爲宇樹科技H1和G1、鬆延動力N2、北京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的天工Ultra等。

最終結果是,宇樹科技子公司靈翌科技以6分34秒的成績斬獲冠軍,“天驕隊”、宇樹科技戰隊分別以6分55秒、7分10秒的成績獲得亞軍和季軍。需要說明的是,靈翌科技、宇樹科技所使用的參賽“選手”均爲宇樹科技H1機器人——央視春晚表演的同款機器人,“天驕隊”使用的則是“天工Ultra”機器人。

作爲“明星”機器人公司的宇樹科技,此番是第一次官方參加跑步比賽,因此吸引了衆多關注的目光,靈翌科技於2024年年底在北京成立,是宇樹科技的全資子公司。

另一位“明星”選手“天工Ultra”,曾在今年4月的人形機器人半程馬拉松比賽中斬獲冠軍,因此在賽場上也成爲關注焦點。天工Ultra與宇樹H1的同臺比拼更成爲開賽首日的最大亮點。除此之外,曾獲得“半馬”亞軍的小個子機器人“選手”鬆延動力N2同樣是多支參賽隊伍的選擇。

需要說明的是,即使參賽的人形機器人是同一款產品,但在跑步過程中的表現可能會呈現差異,這主要考驗參賽隊伍對機器人軟硬件的二次開發或訓練。

本報記者注意到,在1500米長跑比賽中,大多數參賽“選手”是由一名人類技術工程師跟跑遙控操作,包括宇樹科技、靈翌科技等,而天工Ultra則是唯一一名採用全自主方式奔跑的機器人“選手”。對此,一位來自北京海百川科技公司的技術人員告訴記者:“機器人自己控制也是能夠實現的,不過畢竟是競技比賽,我們使用遙控操作的方式,機器人選手發揮會更穩定一些。”來自靈翌科技隊的隊員也告訴記者,現在的技術是可以做到自主識別和控制的,如果在這類競技比賽中全AI自主,運動速度和反應速度都會慢一些,影響比賽成績,因此由技術人員通過手柄操作,能夠更好地掌握機器人的行進速度。

記者瞭解到,400米短跑比賽也將於8月15日下午在冰絲帶決出冠軍,部分參加1500米的人形機器人“選手”將同時參加短跑。針對1500米長跑和400米短跑的技術考驗有何區別的疑問,一名參賽隊員向本報記者解釋,整體的技術點差別不大,使用的都只能是一臺機器人,不過長跑要跑好幾圈,所以要解決發熱問題,解決辦法是會準備冷卻劑在電機過熱的部位噴灑,防止宕機,從而延長續航時長完成比賽。

(編輯:張靖超 審覈:李正豪 校對:顏京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