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長高黃金期,小兒推拿來助力!這些方法家長必看
“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春天是陽氣生髮、萬物生長的季節,此階段(3-5月)人體新陳代謝旺盛,生長激素分泌增多,是兒童生長的黃金時期。世界衛生組織研究表明:春季生長速度是秋冬季節的2-2.5倍。長春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兒童診療中心兒童推拿科副主任米繼強介紹,通過中醫辨證孩子的體質,若能在該時期給孩子進行小兒推拿,則能讓孩子充分利用節氣的優勢,幫助其實現長高最大化。
爲什麼春季小兒推拿能促兒童長高?
米繼強:對於孩子來說,就像一棵小樹苗一樣,經過冬季的能量積蓄,春季正是骨骼和肌肉快速生長的關鍵時期。春夏季節對生長緩慢的兒童施治,更易激發兒童的生長潛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中醫認爲,孩子的生長髮育與肝、脾、腎三髒密切,腎主骨生髓:腎氣充足,骨骼強健;脾主四肢肌肉:脾胃功能好,營養吸收充分;肝主筋,司關節運動:肝氣舒暢,筋骨柔韌。脾胃爲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脾胃旺,人體其他臟腑也都旺盛,所以我們通過推拿特定穴位,可以調理臟腑功能,促進孩子生長髮育。
哪些孩子適合做春季小兒推拿?
米繼強:
1.生長緩慢,身高體重明顯低於其他同齡孩子。
2.脾胃虛弱,身體瘦弱,不愛吃飯,容易積食的孩子。
3.免疫力不好,經常感冒,生病的孩子。
4.睡眠不好,容易驚醒,難以入眠的孩子。
常用穴位及操作示範
1.軀幹部絡穴位的選擇
(1)中脘穴
位置:在前正中線上,臍上4寸,爲胃經的募穴,是胃氣匯聚之處,專調脾胃,《循經》中寫道“中 脘,一切脾胃之疾,無所不療”。
作用:中脘爲胃之募穴,揉摩能健脾和胃、消食和中。
(2)天樞穴
位置:肚臍旁開2寸,亦爲大腸經的募穴,不僅是胃腸氣機之樞紐,同時是腹瀉和便秘雙向調節之穴。
作用:按揉此穴可增強胃腸動力;具有疏調腸腑、力氣消滯的作用。
操作手法:按揉法。均勻,持久,柔和。
(3)摩腹
位置:腹部。
作用:通過手法直接刺激腹部相應的經絡、腧穴,可貫通全身上下氣機,調節五臟六腑功能,強健脾胃。
操作手法:順時針摩腹從按摩中脘至左天樞,然後氣海、關元再至右天樞,最後回中脘,促進胃腸蠕動,加速胃腸排空,起到健脾和胃、消食導滯的作用。
(4)捏脊
位置:後正中線上,大椎至長強成一直線(第七頸椎棘突到龜尾穴)。
作用:捏脊可昇陽補虛,調和氣血,調和五臟,提高臟腑生理功能;具體選穴加減與次數,根據小兒證型和年齡調整。捏脊可顯著提高社區兒童智能發育和體格發育,減少營養性疾病發生率,調和利於其生長髮育。
2.肢體經絡穴位的選擇
穴位:足三裡
位置:外膝眼下3寸,脛骨前嵴外一橫指處。
作用:可健脾和胃,補中益氣。
穴位:三陰交
位置:內踝上3寸,脛骨內側面後緣。
作用:三陰交爲肝、脾、腎三條陰經交會的穴位,可養肝、脾、腎,有助升氣血,促進骨骼與肌肉的發育,有助長的作用;尤其是腿部力量差,易跌倒,沒有力量運動的小孩。
操作手法:按揉法。
3.頭面部穴位的選擇
穴位:百會
位置:前後正中線與兩耳尖連線的交叉點。
操作手法:按揉法。
作用:百會爲諸陽之會,具有安神鎮驚、昇陽舉陷的作用。
穴位:天門穴
位置:兩眉中間至前髮際成一直線。
作用:開天門具有疏風解表、醒腦明目、鎮靜安神的作用。
操作手法:按揉法。
飲食運動生活方面應注意什麼?
米繼強:飲食方面應保護好脾胃,正常飲食就可以。第一,我們應該吃得衛生,儘量在家吃飯,不吃隔夜剩菜,尤其是現在東北溫差大,食物易變質,應保證食物新鮮。第二,多吃煮的燉的,好消化吸收的,少吃生冷反季節水果和煎炸等不易消化的食物。第三,睡前2個小時不宜進食,或者吃易消化的粥及饅頭。第四,牛奶建議早晨喝。第五,建議肉菜合理搭配,吃好的牛肉、精排、雞胸及雞大腿等。
生活習慣強調生活規律,晚上保證8-10點進入睡眠狀態,涵養陽氣,順應時間節律。有研究表明,生長激素的分泌也有明顯節律性,在睡眠期間生長激素分泌量明顯高於白天,也說明兒童均需保證夜間足夠的睡眠時間。
運動方面,天氣好的時候多去公園等室外活動,同時量力而行,先得睡得好,吃得好,有體力後再做以跳繩、籃球、游泳等運動。不要過度運動。
來源:彩練新聞
作者:吉林日報全媒體記者 張添怡
責編:金馨鑫
編審:張宇
監審:董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