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3類孩子春季不容易長高,養好這3個臟腑,助他多長4釐米!

上週長沙氣溫驟升至近30度,讓人恍若置身初夏,然而自週末起,氣溫急轉直下。樹梢上提早被召喚出的花朵們和路上的行人都被凍一哆嗦,一夜之間彷彿又回到了寒冬。

但在這氣溫的跌宕起伏間,卻蘊含着勃勃生機,中醫認爲春生夏長,春季兒童身高增長最快,而身高的增長與肝、脾、腎相關,若能把握時機,藉助中醫調理,順勢而爲定能幫助孩子多長几釐米。

脾胃好,孩子才能“吃嘛嘛香,長高高”

脾胃是孩子的“能量工廠”,負責把吃進去的食物轉化爲生長所需的營養。如果脾胃虛弱,易導致三種情況:

1.食慾缺乏,身材瘦小:孩子食慾欠佳,食量偏小,挑食厭食,孩子得不到充足的營供給,而出現面黃肌瘦、身材瘦小,部分孩子甚至出抵抗力下降,反覆生病,從而影響身高增長。

2. 食慾旺盛,身高卻還是不夠:不要以爲能吃就一定是脾胃功能好,有一類孩子,食慾旺盛,咔咔乾飯,但吃進去的東西卻不能被吸收,常易積食,口氣臭穢,脾氣急躁,大便乾結。這是典型的胃強脾弱,脾弱長期自然影響身高。

3. 食慾旺盛,光長胖,不長高:能吃但不長個,反而長胖。這是因爲沒被消化的食物變成了痰溼,堆積在體內形成脂肪。肥胖不僅影響身高,還可能導致性早熟,進一步阻礙脾胃的運化能力。

調理關鍵:清積食、健脾胃。

腎精足,孩子纔有“長高的潛力”

腎是先天之本,決定了孩子的生長髮育潛力。如果腎精不足,孩子的成長就會“慢半拍”。

腎精不足的孩子,常見生長髮育落後。出牙時間延遲、站立、步行時間較同齡人落後,頭髮細軟、口脣鬆弛、手足肌肉無力等情況,中醫稱爲“五遲五軟”

此外,腎精不足還可能導致腎陰虛,陰虛不能制陽,從而出現潮熱盜汗、失眠多夢甚至骨齡超前最終成人身高受損的情況。

調理關鍵:補腎精、養腎陰。

肝氣順,孩子的筋骨才能“舒展生長”

肝氣鬱結的孩子,生長髮育也會受到影響,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1. 筋骨發育:肝主筋,肝氣順暢、肝血充足,孩子的筋骨才能得到充分滋養,四肢才能長得更強健有力。肝血不足,筋骨失養,自然身材矮小身高增長緩慢。

2.睡眠質量:肝氣鬱結會導致情緒壓抑,睡眠障礙。長期處於緊張、負面情緒下,生長激素分泌會大幅減少,且不良情緒常影響睡眠,使得夜間睡眠不足,生長激素的分泌減少。肝氣調達,氣機調暢,睡眠充足、兒童身高增長更快。

調理關鍵:疏肝理氣,讓孩子的肝氣在春天順暢生髮。

案例分享:10歲男孩,一年長高9釐米,骨齡僅進展7個月!

10歲的明明身高偏矮,挑食、食量小,脾氣急躁,晚上睡覺也不踏實。外院檢查發現他的骨齡超前,預測成年身高只有162cm。醫生接診後發現,明明的身高問題與肝、脾、腎的失調有關。

問題分析:

肝失疏泄:學習壓力和家庭環境變化讓孩子情緒不穩,肝氣鬱結。

脾虛:明明本來就挑食、食量小,脾胃虛弱,再加上肝木克脾土,脾胃功能更弱。

腎虛:明明是早產兒,先天稟賦不足,後天營養失調,情志失調,肝氣鬱結,導致肝腎陰虛,骨齡超前。

調理方案:

醫生爲明明開了中藥膏方,同時建議他調整飲食,少吃油膩辛辣,多吃蔬菜水果,增加運動量,改善睡眠環境。一年後複查,明明身高增長9釐米,骨齡僅進展7個月,預測成年身高明顯增加,脾氣變溫和了,睡眠質量也大幅提升。

家長們日常該如何幫助孩子調理這三個臟腑呢?

飲食調理:吃對食物,補對營養

1. 養肝:多吃綠色蔬菜,比如菠菜、西蘭花,它們能幫助疏肝理氣,讓孩子情緒更平穩。

2. 健脾:山藥粥、芡實薏仁粥是不錯的選擇,能健脾益胃,幫助孩子消化吸收更好。

3. 補腎:黑芝麻、核桃等食物可以補腎填精,爲孩子提供長高的“原動力”。

穴位按摩:每天幾分鐘,輕鬆調理

1. 太沖穴(足背側,第一、二跖骨結合部前方凹陷處):按揉這裡能疏肝理氣,緩解孩子急躁情緒。

2. 足三裡(外膝眼下三寸、脛骨前緣一橫指):按摩這個穴位可以健脾和胃,增強消化功能。

3. 涌泉穴(足底,屈足卷趾時足心最凹陷中):揉這裡能補腎固本,激發孩子的生長潛力。

每天每個穴位按摩3-5分鐘,以孩子感覺微微酸脹爲宜,簡單又有效!

運動鍛鍊:動起來,長得更快

鼓勵孩子多參加戶外活動,比如跳繩、踢毽子、慢跑等。這些運動不僅能促進氣血運行,增強脾胃功能,還能激發腎氣,幫助孩子長高。更重要的是,運動還能讓孩子心情愉悅,肝氣順暢,睡眠質量也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