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又綠江南岸 南昌發展譜新篇
春風又綠江南岸。在這個充滿生機與希望的季節,省城南昌傳來一批利好消息。3月21日,記者從“幹字當頭奮發有爲加快推動南昌高質量發展”新聞發佈會上獲悉,南昌市GDP突破7800億元,經濟首位度提升至22.8%。
“科學春天”撲面而來
據介紹,自2012年以來,南昌市GDP連續跨越5個千億元級臺階,突破7800億元,經濟首位度提升至22.8%。該市城鎮和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1.4倍和1.8倍。南昌常住人口年增量屢次突破10萬。
近年來,南昌市加快構建具有地方特色和優勢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全社會研發投入強度突破2.0%,年營收億元以上的工業企業和專精特新企業研發機構實現全覆蓋。越來越多的生產要素向科技創新集聚,越來越多的科研成果走出實驗室。如今的南昌,處處充滿活躍的創新創造,“科學的春天”撲面而來。
邁入“一城四站”時代
近年來,南昌市深入實施“東進、南延、西拓、北融、中興”發展戰略,城市發展邁上新臺階。在贛江之上,“六壩共築、十橋同架”的壯麗畫卷徐徐展開,龍頭崗、姚灣綜合碼頭呈現一派繁忙景象。隨着復興大橋、洪州大橋相繼通車,贛江南昌樞紐主支船閘實現通航蓄水,“南昌喊你來看‘海’”火爆網絡,成爲城市新名片。
與此同時,南昌東站、南昌南站開通運營,標誌着南昌正式邁入“一城四站”時代。城市軌道交通建設取得顯著進展,3條軌道交通線路連線成網,總里程突破120公里。此外,昌九高鐵、昌北國際機場三期改擴建工程正加快建設,“十縱十橫十聯”幹線路網建設強力推進,“兩環高速”格局基本成型。
“活力南昌”出圈出彩
南昌市始終像保護眼睛、對待生命一樣精心呵護綠水青山、藍天白雲。該市單位GDP能耗產出效益比達1.4,位列全國第一方陣,PM2.5、PM10等空氣質量指標優良率穩居中部省會城市第一,“萬羽翔集”“江豚嬉水”成爲生態南昌的亮麗名片。同時,南昌下大力氣推進解決“地下工程”歷史遺留問題,實現了“一江碧水一城清流”的願景。
南昌市成功舉辦了世界青年羽毛球錦標賽、全國青少年陽光體育大會、煙花晚會、升旗儀式等重大活動,全面開放了蟠龍峰景區,加速推進梅嶺雲端索道、梅嶺天街、贛江“兩灘七灣”天然泳場等一批文旅新地標項目……越來越多的遊客把假期放心地交給南昌。現在的南昌,更受外地人喜愛、更讓本地人自豪、更爲年輕人嚮往。
“樸實願望”推進實現
南昌市始終堅持以民生爲導向,將政策資源向民生領域傾斜,財政資金向民生項目集中,不斷提升民生福祉的質感。近年來,該市民生支出佔財政總支出的比例穩定在80%左右,每年都如期完成一批羣衆可感可及的民生實事,全力滿足就業、養老、醫療、教育等“樸實的願望”。通過積極開展公共就業創業服務、智慧教育、中醫藥綜合改革等示範試點工作,2024年南昌市實現城鎮新增就業7.39萬人,零就業家庭安置率達到100%。
在教育領域,南昌十中經開校區已正式投入使用,南昌中學、行知中學、洪都中學新校區建設快速推進。在醫療衛生方面,“4+2+2”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已基本構建完成,5個國家區域醫療中心項目正在加快推進。此外,“15分鐘公共服務圈”已基本形成,羣衆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優質、普惠的公共服務,切實提升了市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文/皮婉婷 江南都市報全媒體記者李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