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版放寬限制!證交所長曝效益:日均成交值成長近2倍

證交所與創業投資商業公會29日聯合主辦「解碼創新板 創業投資新機遇」論壇活動,創投公會理事長邱德成(左起)、金管會主委彭金隆、證交所董事長林修銘共同出席活動。(圖/鄧博仁攝)

證交所攜手創投公會29日舉辦「解碼創新板 創業投資新機遇」,聚焦創新板2.0如何爲新創企業帶來新成長契機。創新板新制今年1月6日正式上路,透過全面開放市場參與、優化交易機制,大幅提升市場流動性。

金管會主委彭金隆表示,希望透過創新板,讓更多具潛力的企業順利接軌資本市場。這一年來,主管機關持續推動臺灣成爲資產管理中心;創新版2.0除了取消「合格投資人」限制,讓更多人蔘與,也提高了認定彈性與審查標準,確保市場的健全與安全。

這些政策調整已明顯釋放出市場活力,自新制啓動以來,目前簽署創新板風險預告書的人數已將近100萬,交易量也成長了兩倍,預估上半年就會超過去年全年的水準,並期許創新板不僅支援國內新創,也能吸引國際新創來臺掛牌。

證交所董事長林修銘指出,創新板是證交所主動因應產業轉型、支持創新動能的關鍵戰略,它的DNA是Future+Growth,意即挖掘改變未來、具備快速成長潛力的公司。

證交所將創新板定位爲資本市場中的精品店,透過靈活的上市標準與專家導向的創新性審查機制,精選具有創新潛力與國際視野的企業,讓他們成爲資本市場的新星,吸引更多資金、人才與關注,也讓掛牌創新板成爲企業品質的象徵與信任的標誌。

林修銘強調到4月18日止,創新板總成交值已近2024年8成,日均成交值更較去年成長近2倍,相較同期間上市及上櫃大盤均爲衰退,表現更爲亮眼,目前創新板20家掛牌公司中,已有13家實現獲利,且整體營收表現亮眼,2024年營收相較2023年大幅成長79%,領先一般上市公司平均的13%,打破外界對創新板企業「未獲利」的刻板印象。

創投公會理事長邱德成強調,在全球供應鏈重塑與美國推動「對等關稅」的背景下,臺灣更需加速發展新創與數位經濟,提升產業價值鏈地位並建立經濟韌性,而創新板2.0正是建立高附加價值體系的重要政策之一。

邱德成指出,資本市場對新創與科技企業的支持力道,往往是國家能否孕育引領世界新產業的關鍵,臺灣已擁有全球領先的半導體供應鏈與製造實力,未來應加速建構更多元、具韌性的「護國羣山」,打造屬於臺灣的亞洲納斯達克。

目前政府與產業界正透過友善的投資環境、資本市場改革,共同促進新創產業飛輪加速運轉。創投公會亦積極推動《產業創新條例》修法,包括降低個人投資門檻、提升稅負抵減,並鼓勵早期創投基金的設立,多方面支持新創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