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始人黃其森突遭留置,泰禾危局何去何從?

8月22日,泰禾集團公告稱,公司董事會於近日獲悉,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黃其森因涉嫌違法被遼寧省新民市監察委員會實施留置措施。

泰禾集團表示,截至公告披露日,公司存在資產被凍結、查封的情況,會對公司運營產生一定影響。除此之外,公司按原組織架構和管理體系在正常運轉,各項經營活動仍然正常進行。

同日,福建證監局披露的行政處罰信息顯示,泰禾集團因未按規定披露重大訴訟、年報存在重大遺漏,被罰600萬元;同時,時任泰禾集團董事長、總經理黃其森在內8名董監高合計被罰1140萬元。

創始人黃其森被留置,已經退市的泰禾集團再次陷入危機,在經歷榮光和黯淡之後,這次,泰禾集團又將往何處去呢?

“成敗黃其森”

公開資料顯示,黃其森出生於1965年,並在1996年創立泰禾集團,泰禾集團盛極一時,成爲閩系房企異軍突起的代表。

黃其森是在業內極富有個人色彩的一位創始人,其善用槓桿,敢於冒險,奉行“愛拼纔會贏”,但同時也過於激進、無視規則,終究握不住繁華,走向如此結局。

作爲閩系房企的代表,在2013年到2017年,泰禾集團僅用5年便實現了銷售額百億到千億的突破,一度成爲市場的神話。

與其他閩系房企不同的是,黃其森所一手創建的泰禾從擴張之初就聚焦高端住宅,因而成就了“院子系”等諸多代表作品。從福建走出來之時,泰禾集團還是一家銷售額不到百億元的寂寂無聞的小輩,而進軍北京之後,黃其森在產品上下功夫,敢於砸錢,敢於“叫高”,打造了泰禾紅御等高端產品,一度成爲北京當時最貴住宅。

從北京起步,黃其森打造的“中國院子”開始走遍全國,泰禾集團一路高歌猛進。據克而瑞研究中心統計,2017年泰禾銷售金額超過千億,2018年達到1300億,連續兩年位居中國房企20強。

但是,昂貴的泰禾院子難以“餵養”,一方面前期需要耗費大量資金,另一方面院子系等高端產品的週轉又相對較慢,就造成了泰禾集團短期債務壓力激增。從2017年起,房地產行業進入新一輪調控週期,泰禾集團的資金壓力就逐年凸顯,終究至2020年難以爲繼。

2020年7月6日,泰禾集團公開違約,未能兌付中期票據“17泰禾MTN001”,成爲本輪房地產調整中首個違約的千億房企。此後其債務問題持續惡化,截至2024年12月31日,已到期未償還借款本金高達734.9億元。

泰禾終將何處去?

事實上,泰禾集團是在這一輪房地產市場“去槓桿”的前夜“爆雷”的,早於同時代興起的旭輝、正榮等閩系房企。

率先“爆雷”的爲何是泰禾?這與黃其森大開大合的企業擴張策略有關。

泰禾集團迅猛擴張是這一輪房企“三高”模式(高負債、高槓杆、高週轉)的極致代表。公開資料顯示,2017年末,泰禾集團淨負債率飆升至473.4%,而爲了實現規模擴張,瘋狂拿地、囤地,泰禾仍然不惜持續舉債,且大量資金來源於信託等非銀行渠道,利息高攀一度達到15%以上。

根據公開數據,2016-2020年,泰禾通過開發貸、信託融資等渠道構建起1:5的槓桿率,遠超行業平均1:3的水平。2020年,“三道紅線”政策出臺後,其新增融資成本飆升至15%以上,徹底喪失公開市場融資能力。2024年,其公司利息支出高達89 億元,佔全年營收的42.3%,資金鍊陷入惡性循環。

也就是說,泰禾在“三高”模式下極致運轉,“爆雷”也並不令人意外。此後,黃其森變賣資產、斷臂求生,作爲創始人,在“黑暗時期”站出來,再次挽泰禾於大廈將傾。

雖然泰禾還尚存,但是早已不復往昔,“小而美”成爲泰禾重生後追求的目標。2023年7月,泰禾走向退市。對於創始人黃其森來講,國家有法律,市場有規則,其最終將難逃懲罰。

而在創始人被留置後,已經退市後的泰禾還能成就“小而美”的新章嗎?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徐倩

編輯 楊娟娟

校對 付春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