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時光的醇厚滋味
如果說德國是一本厚重的歷史書,那麼啤酒就是這本書中最香醇的一頁。
端起一杯金黃色的皮爾森(Pilsner),或者泡沫綿密的小麥啤酒(Weissbier),你喝下去的不僅僅是酒精,還有幾個世紀的傳承以及德國人骨子裡那份對規則和品質的固執。
來吧,讓我們一起翻開這本“書”,從歷史深處聊到德國街頭的啤酒花園。
中世紀的“液體面包”
故事得從中世紀說起。那時候,德國還不是今天的模樣,而是一堆零散的公國和部落,日子過得簡單又艱難。不過,那時候德國就已經有啤酒了,只是能不能稱爲啤酒實在是不好判斷。
早在11世紀,當地人就開始用大麥釀造啤酒,並將其稱爲“液體面包”。因爲用大麥釀出來的啤酒,不僅口感香醇,還能給人以飽腹感。
他們不斷精進釀造技術,研究麥芽、琢磨發酵,硬是把釀酒從粗糙的手藝活變成了技術活;還創造性地用啤酒花進行防腐,這也成爲後來德國啤酒苦味和香氣的靈魂,種下了德國啤酒業日後享譽全球的種子。
時間快進到1516年。彼時,巴伐利亞公國大公威廉四世公爵頒佈了一條法令,名叫《啤酒純淨法》。這條法令規定,在德國釀造啤酒只允許使用啤酒花、麥芽、水和酵母。這事兒不僅聽起來挺嚴肅,而且細品起來特別有德國味兒——不止規則簡潔明瞭,而且執行得一絲不苟。至於爲啥要出臺這個規定,坊間流傳着很多說法:有人說是爲了讓老百姓喝到品質更好的啤酒,有人說是爲了省點糧食做麪包,還有人開玩笑說八成是公爵自己實在受夠了各種稀奇古怪的怪味啤酒。
不管原因是什麼,這條法令事實上成了德國人的“啤酒憲法”。幾百年過去了,雖然法律效力早就沒了,但德國釀酒師還是把它當寶貝。去問問慕尼黑的釀酒廠,他們會拍着胸脯說:“我們家的啤酒,祖宗傳下來的規矩,純得很!”這股子倔強勁兒,真是德國啤酒的靈魂。
啤酒花園裡的夏天
說到德國啤酒,怎麼能不提到啤酒花園(Biergarten)呢?
位於德國南部的巴伐利亞啤酒產業一直特別發達。在19世紀前後,釀酒師發現,夏天太熱,啤酒即便裝桶靜置也很容易變質,無奈只能在酒窖周圍種滿栗子樹遮陰,順便在樹下襬幾張桌子賣酒。結果,附近的居民紛紛跑來喝得不亦樂乎,其中一些人還帶來了自家做的香腸和麪包,把這裡當成了聚會場所。慢慢地,啤酒花園就成了德國的一種風景:長木桌、綠樹成蔭、啤酒杯叮叮噹噹撞在一起,空氣裡飄着麥芽香。
直到今天,不少德國人每年夏天都喜歡呼朋喚友去啤酒花園。一杯啤酒配上一塊椒鹽捲餅,對他們來說簡直太棒了。並且,德國人喝啤酒的架勢也特別講究,要先舉杯喊“Prost!(乾杯)”,然後盯着彼此的眼睛碰杯,喝之前還要聞一聞泡沫。據當地人介紹,眼神交流是德國人的“啤酒禮”,代表尊重和誠意。
如果啤酒花園是德國人的日常,那慕尼黑啤酒節就是全世界啤酒愛好者的狂歡。
這場節日始於1810年。當時的巴伐利亞王儲路德維希娶了位公主,辦了場盛大的婚禮。婚禮上無限量供應的啤酒把四鄰八鄉的居民都吸引了過來,大家玩得太開心了,於是決定乾脆每年都聚一次,結果就成了今天的啤酒節。
每年9月底到10月初,慕尼黑的特蕾莎草地就變身啤酒的海洋,搭起巨大的帳篷,擠滿穿着傳統皮褲(Lederhose)和花裙(Dirndl)的人們。
第一次去啤酒節的遊客,可能會被那種場面驚呆。一進帳篷,空氣裡全是麥芽和烤雞的香味,桌子上擺着一排排1升裝的超大啤酒杯,服務員端着十幾杯啤酒還能健步如飛。不時紅着臉的遊客舉杯高呼:“Zum Wohl!(乾杯)”,然後一口氣幹了半杯。那味道濃得像麥芽糖漿,帶着點甜又有點苦,喝下去整個人都暖乎乎的。據說每年有超過600萬名遊客涌向慕尼黑,節日期間消耗超過700萬升啤酒。
從德國走向世界
自誕生以來,德國啤酒不僅在自家地盤上得意,還漂洋過海走向世界。19世紀,德國移民把釀酒技術帶到美國,百威那清爽的“拉格(特指一種桶底發酵後,再在低溫中儲存的啤酒風味)”味兒,其實就是德國皮爾森啤酒的“遠房親戚”。日本的札幌啤酒、中國的青島啤酒,也都帶着德國“血統”。許多從業者都是德國啤酒的“發燒友”,天天研究德國配方,還有不少人特意跑去慕尼黑,只爲到啤酒之鄉體驗一把。
然而,這一絢麗光環如今卻被籠罩在寒冬中。
由於勞動力短缺、稅收增加、成本高企、出口疲軟、供應鏈中斷、企業競爭力下降等深層次結構性挑戰,德國不少百年啤酒廠面臨關停窘境。2024年底,位於德國巴伐利亞新烏爾姆的施勒斯勒啤酒廠宣佈永久關閉。這家擁有334年曆史的啤酒廠在巔峰時期的啤酒年產量曾達到15萬升。近年來卻因成本不斷上升,導致其持續虧損,無力維持運營。
根據《全球飲品諮詢》雜誌的統計,2024年德國啤酒銷量預計同比下降11.1%,創下近年來最大跌幅。
對此,德國啤酒行業正通過多元化轉型與創新尋求突破。傳統酒廠加速推出無醇啤酒、精釀啤酒等新品;部分酒廠還結合文旅項目吸引消費者,將釀造傳統與現代消費場景融合。小型酒廠轉向代工或合併以降低能源與原材料成本壓力。
此外,德國啤酒還加速拓展海外市場。中國是其僅次於意大利的第二大市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不斷降低德國進口商品關稅,讓德國啤酒真正進入中國人的生活。未來數年,中國仍將是德國啤酒重要的海外市場,尤其是中國在電商、物流等方面的領先優勢也可爲德國乃至歐洲啤酒行業帶來啓發。
下次再端起一杯德國啤酒,不妨慢點喝,像德國人那樣先喊一聲“Prost”,以此敬這杯穿越時光的醇厚滋味。(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陳希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