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訊過快恐踩雷!好友、對話、點數全蒸發 LINE突封帳號惹民怨

▲LINE帳號遭封風險激增?羣發訊息用戶成高危族羣。(圖/資料照/記者柯沛辰攝)

記者吳立言/綜合報導

近半年以來,臺灣LINE用戶接連傳出帳號被無預警停權的災情,尤以證券與家電業務員爲重災區。不少人因短時間內傳送大量重複訊息,帳號遭強制登出,59天后方可嘗試重新登入,且帳戶內的好友、羣組、聊天記錄甚至LINE Points點數皆被一併清除,讓使用者相當震驚與不滿。

據《今週刊》報導,已有多名業務員在短時間內大量分享相同內容,導致帳號被判定爲異常行爲而遭LINE停權。一名家電業者透露,他在5分鐘內將2則相同訊息轉發至4個羣組,即遭停權。此外,也有用戶分享因在一天內將颱風災情影片轉發至約30~40個羣組,次日即被系統鎖定,顯示「59天后再試一次」訊息,且所有資料無法復原。

根據LINE官方說明,爲防範臺灣頻繁發生的詐騙事件,系統會主動偵測「異常使用行爲」,如用戶違反《通用服務條款》,例如向大量不特定對象重複發送類似訊息,將可能面臨資料被刪除、帳號遭封等處置。官方強調,除非掌握明確證據認定帳號涉及詐騙或洗錢等非法行爲,否則不會任意刪除帳戶。

不過,許多遭封帳號者質疑偵測標準過於嚴苛,並未進行詐騙行爲,卻仍受波及。部分業者反映,整個業務團隊中已有超過10人遭遇同樣狀況,恐對營運造成重大沖擊。許多用戶亦表示,因LINE資料無法備份或回覆,損失不僅是聯絡資訊,連同多年的業務資料與積點也一夕蒸發,損失難以估算。

在現行政策下,用戶難以透過LINE客服恢復資料,僅能避免重複傳訊、減少羣發行爲以降低風險。有資安專家建議,用戶應養成定期備份聊天紀錄與好友清單的習慣,並慎用轉傳功能,以避免類似災情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