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血液檢查2天才有結果 國衛院新平臺1小時內可揪76種病菌

▲國內最新開發的基因定序平臺PanAMR,可加速感染症確診,爲急重症病人爭取更多時間。(圖/視覺中國CFP)

記者邱俊吉/綜合報導

纔剛進急診,血液檢體送驗後不到1天便可知病原菌種類及抗藥性,未來血流感染診斷有望迎來全新速度革命。醫師表示,傳統血液培養往往需要2天以上才能確認病菌與抗藥基因,新一代基因定序平臺PanAMR僅需1小時便能確認病原,15小時內判斷有無抗藥性,爲急重症患者爭取寶貴的治療時機。

臺中榮總感染科主任劉伯瑜表示, PanAMR系統是由國衛院開發,並與該院合作進行實際驗證,其整合奈米孔定序及生物資訊分析,可針對血液樣本進行快速篩檢並比對抗藥性資料庫;他解釋,基因定序有如「解碼加密書」,相較以往定序速度較慢,此係統可在檢測同時進行「直播解碼」,由團隊即時轉換爲臨牀可用資訊,有如爲醫師提供病原的「軍火庫清單」,有助治療加速且更具針對性。

劉伯瑜指出,以一名蜂窩性組織炎女性患者因高燒送急診爲例,傳統檢驗需2天才能確認爲鏈球菌感染,但在PanAMR協助下,醫療團隊1小時內便知確切病原,15小時後即可確認不具抗藥基因,這時醫師便能將廣效抗生素改爲盤尼西林,不僅殺菌更精準,也避免破壞腸道中的好菌。

根據初步驗證成果,目前PanAMR可偵測76種常見血流感染病原體,抗藥性預測準確率約90.6%,肺炎克雷伯氏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誤判率低於1.5%,並具備混合感染及新興病原體分析潛力,有助感染追蹤、感染管制應用。

劉伯瑜表示,抗藥性細菌的挑戰日益嚴峻,快速定序、精準治療將成爲醫療趨勢,PanAMR未來若能普及,將可望爲感染症治療開啓新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