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創新共生 上饒新風貌

近日江西旅臺同鄉會12名上饒籍臺胞到上饒參訪交流。(周聖浩攝)

近期,江西旅臺同鄉會12名上饒籍臺胞踏上返鄉之路,展開爲期數日的交流參訪。此行聚焦數位經濟創新、城市文明建設與文旅融合三大主題,不僅讓參訪者親眼見證家鄉發展的新貌,更透過實地接觸,加深兩岸民間理解與文化互動。

參訪團首站來到位於上饒經開區的「江西數谷」展廳。在數據展示、互動體驗與企業辦公區等多個區域,近距離觀察大數據應用如何滲透至產業升級之中。華東數位醫學工程研究院展示的AI輔助診斷與智慧運算平臺,引發參訪團對醫療與數據結合的熱烈討論。產城融合中心展示的無人機配送與車聯網測試場景,更讓不少人直呼「超出想像」。一名參訪青年表示:「在臺灣談數位轉型多半集中在服務業,但上饒展示的是從技術基底出發,連結產業各個層面,展現出政府與企業共同推進的節奏感。」

在金龍崗青年藝術街區,一處由舊工業空間改造而成的公共藝文聚落,參訪者漫步其間,感受現代美學與地方記憶的共存。斑馬線前車輛主動禮讓行人,廢棄紅磚廠房飄出咖啡香,潮流塗鴉牆下漢服少女打卡拍照,集裝箱市集裡青年創客正在直播創業,市集創業與老茶廠共處,成爲文化更新的縮影。

參訪團中的丁彥雲、錢品妡夫妻首次回鄉探親,向大家展示手機裡記錄的瞬間:人與學生並肩在美術館看展,饒臺青年在奶茶店交換聯繫方式等等,感慨地說:「這裡沒有生硬標語,文明如三角梅般從市井煙火中自然生長。我們看見傳統與現代共生的可持續之道,爲饒臺交流寫下了生動註腳。」

而夜色下的婺源弦高古城,更將歷史文化之美推向南宋「西湖煙雨」盛景。參訪團穿梭於徽派建築羣之中,從璧月門古雕到犁尖角木構,30餘棟明清古建築在「原工藝、原材料」修復原則下重現徽州意境。臺青張語真讚歎:「課本里的繁華市井此刻就活生生出現在我眼前,臺北故宮裡的清院本《清明上河圖》卷軸彷彿在這裡走進實景!」

旅臺同鄉會代表張沛淇表示:「這次行程不只是單向的參觀,而是一場雙向的心靈對話。上饒所展現的,是一個相容傳統與創新、面向未來的城市風貌。」(更多精彩內容請免費下載《翻爆》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