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飲恨!2025諾貝爾和平獎頒給委內瑞拉民主女傑
委內瑞拉政壇反對陣營領袖馬查多10日獲得2025年諾貝爾和平桂冠。圖爲她在2024年7月25日總統大選投票前夕替反對陣營候選人站臺的畫面。(資料照/美聯社)
(17:50更新--補充獲獎理由與個人背景)2025年諾貝爾和平獎中歐時間10日上午11時(臺灣時間下午5時)在挪威首都奧斯陸揭曉,委內瑞拉58歲在野政治領袖馬查多(Maria Corina Machado)獲得和平桂冠。挪威諾貝爾獎委員會表彰她是「勇敢且具有使命感的女性」,不讓民主之火在日益黑暗的環境熄滅,多年來爲委內瑞拉人民爭取民主權利、爲實現從獨裁轉型到民主的公正和平過程奮鬥不懈,讓原本分裂的國民重新凝聚起來,以行動證明民主的工具也可以是和平的工具。
馬查多1967年10月7日生於委內瑞拉,現任反對黨「來吧委內瑞拉」(Vente Venezuela)黨魁。諾獎委員會以馬查多曾說過的「選票而非子彈的抉擇」一語道破她的成就,她團結了國內諸多反對派、始終堅定抵制社會落入軍事控制、持續全力支持和平民主過渡期,完全符合瑞典發明家諾貝爾(Alfred Nobel)遺囑有關評選和平獎得主的三個標準。她不僅是委內瑞拉民主運動領袖,也是近年最能代表拉丁美洲公民勇氣的典範之一。
委員會指出,馬查多是委內瑞拉反對派具凝聚力的核心人物,她整合原本分歧嚴重的多個在野黨派,讓反對陣營獲得共識、以「爭取自由選舉與代議政府」爲共同目標。這正是民主的核心,「即使意見不同,仍願意共同捍衛主權在民(popular rule)的原則」。當前全球民主正面臨威脅,秉持此一共同立場更顯彌足珍貴。
委員會強調,委內瑞拉近年已從一個相對民主富裕的國家逐漸淪爲陷入人道與經濟危機的威權國度。大多數人民活在貧困之中,少數掌權者卻極盡奢華,國家暴力機器鎮壓自家人民,近800萬人被迫逃離家園。政壇反對派長期遭到選舉操弄、司法追訴與監禁等手段壓制。
馬查多20多年前就力倡自由公正選舉,在政壇服務或爲各組織服務期間均致力於維護司法獨立、人權、代議制,保護委內瑞拉人民的自由。2024年大選她原本代表反對陣營參選總統卻遭執政當局阻撓,她大方支持另一政黨候選人,促成跨黨派團結,數十萬名志工接受觀察員培訓以確保選舉透明公正。儘管面臨騷擾、逮捕和酷刑的風險,全國各地公民守護投開票所,確保最終計票結果載入記錄,以免執政當局銷燬謊報。過去一年馬查多被迫東躲西藏,生命受嚴重威脅仍留在委內瑞拉,激勵了數百萬人民。
至此,今年諾貝爾獎的六大獎項自6日起已依序揭曉生醫、物理、化學、文學、和平獎得主,最後一個經濟獎將於下週一(13日)於瑞典斯德哥爾摩放榜。和平獎揭曉之際,世界各地仍有許多戰亂衝突未解。美國總統川普多次自稱有資格成爲和平獎得主,甚至透過公私管道強力遊說,挪威有官員笑稱想在和平獎揭曉當天請病假。負責評選的挪威諾貝爾委員會未露任何口風,委員會規定各獎項提名過程與人選須嚴格保密50年。
依諾貝爾的遺囑,和平獎應授予「在廢除或削減常備軍、爲保持維護和平而做出最大或最佳貢獻者」。自1901年第一次頒發至2025年爲止共頒發106次,得主包括112名個人與31個組織,個人得主有20人爲女性。去年由日本廣島、長崎二戰原爆生還者組織「日本原水爆受害者團體協議會」(「日本被團協」)榮獲桂冠。
歷年最年長得主是波蘭人約瑟夫羅特布拉特(Joseph Rotblat),2019年獲獎時86歲,他與自己創辦的科學家組織「帕格沃什科學和世界事務會議」(Pugwash Conferences on Science and World Affairs)一同獲得和平桂冠,這個組織持續呼籲廢除核武。最年輕得主是2014年以爭取女童受教權獲獎的巴基斯坦籍馬拉拉(Malala Yousafzai),時年17歲,她與印度兒權人士沙提雅提(Kailash Satyarthi)共享殊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