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嚮往的「黃金時代」 卻是富人美好、多數人困苦的年代
川普把19世紀末的麥金萊總統當成偶像,他認爲那是美國「黃金時代」,而且是靠關稅在打造的。(圖/x)
川普多次表示將以關稅來重塑美國,他表示美國有一段以關稅建立的黃金時代,是19世紀後期到20世紀初的歷史。然而歷史學家表示,那時期的美國,只對富人友善,但是多數中產以下的美國人則非常困苦。
川普上任幾天曾表示:「在1870 年至 1913 年期間,我們最爲富裕。那時我們是一個關稅國家。然後他們開始實行所得稅概念….那還行,但本來應該可以更好。」
既然川普提到了年份,歷史學家就有線索分析了。確實許多歷史論述認爲,那是美國第一個黃金時代:美國人口快速成長,並且產業正從農業經濟,往工業體系轉變,洛克菲勒、J·P·摩根、愛迪生等等經濟巨頭、發明家開始掘起,並且他們對政客擁有巨大影響力,政客再幫助他們壯大其商業帝國。
重現那個時代的願望,源於川普對關稅的喜愛,以及他對美國第 25 任總統麥金萊 (William McKinley) 的崇拜。
研究這個時代的專家表示,川普正在理想化一個充斥着政府和商業腐敗、社會動盪和不平等的時代。他們認爲,川普大大高估了關稅在刺激經濟方面所發揮的作用,事實上,黃金時代的政策,與現代經濟中的貿易運作方式早已毫無關連。
史丹佛大學歷史學系榮譽教授懷特(Richard White)說:「最讓歷史學家驚訝的是,黃金時代的經濟中,沒有人(除了極其富有的人),願意生活在那樣的經濟中。」
川普在 2018 年的一篇網路貼文中表示:「如今『關稅』是他最喜歡的詞,代表着一種非常強大的武器。以前的政客們之所以沒有使用這種武器,是因爲他們不誠實,或者愚蠢,再來就是得到了賄賂。」
川普認爲,在美國內戰後實行的高關稅和低利率,可以迅速償還今天的聯邦債務,充實政府金庫,同時促進國內製造商的發展,並吸引外國生產商遷往美國。
在他上任之後,白宮立即提高對中國大陸進口產品和外國產鋁鋼的關稅,同時承諾很快就會提高對歐盟以及外國產新型汽車、微晶片和藥品的進口稅。川普也提高了對加拿大和墨西哥的關稅,被稱爲「全面的關稅戰」。
達特茅斯學院(Dartmouth College)經濟學教授歐文(Douglas Irwin)表示,川普引用19世紀90年代的歷史,主張高關稅是看法是完全錯誤的。
他說:「美國確實在19世紀末實現了快速發展。但是將當時的發展,都歸功於關稅,就顯得過於牽強。」
歐文教授是美國經濟史專家,曾着有《商業衝突:美國貿易政策史》。他說:「總統是用一種宏觀的眼光來描述19世紀後半葉的美國。他認爲:整個財政盈餘時期,我們經濟增長都很迅速。從結論來看,那40 年間確實如此。但是,當深入研究細節,並說『我們在這種情況下提高了關稅』時,事情就出錯了,關稅與經濟成長的因果關係並不充分。」
黃金時代的特徵,是隻有小部分人擁有鉅額財富,而這在很大程度上掩蓋了許多美國人普遍的貧困。當時美國許多政客都公開受到著名財閥、金融巨鱷、壟斷企業的建立者的影響,他們推動了工業化進程,同時影響了數百萬其他美國人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洛克斐勒是那個時代的典範,他的標準石油(Standard Oil)帝國使他成爲世界上第一個億萬富翁;JP摩根是一位創投銀行家,他的資助推動許多產業發展;凡德堡(Cornelius Vanderbilt)透過航運和鐵路積累了驚人的財富;另外還有鋼鐵巨頭卡內基(Andrew Carnegie),在致富之餘還是一位熱心的慈善家,他認爲富人有道德上的責任,應該利用他們的財富,來改善嚴重不平等的社會。
整體而言,美國經濟在 1870 年至 1913 年間快速成長,但也出現過低谷和衰退。
由於製造業和工廠產量大幅增加,一些歷史學家其爲「第二次工業革命」。鋼鐵、電力、石化等新興產業蓬勃發展,建築、機械等產業也蓬勃發展。
但懷特教授表示,那些年的經濟成長也不穩定,而這種好轉主要是因爲數百萬移民加入美國勞動力大軍。事實上,美國居民人數數量,從 1870 年的 3,850 多萬躍升至 1920 年的 1.06 億多。
另一個因素是美國向西擴張期間,奪取了美洲原住民的土地。這意味着沿途開發自然資源,包括黃金、白銀、木材、牧場和農田,以及煤炭、銅和石油,特別是在 1901 年在德州發現石油之後,前往德州的打工人絡繹不絕。
雖然薪資上漲,但不平等現像也加劇,當時工作條件往往非常惡劣,勞工運動開始增強,沒有社會安全網,進步的政治人物也開始呼籲打破經濟壟斷。
懷特說:「那是美國反壟斷、政治動盪和勞工崛起的開端,原因就在人們不認爲那是一個美好的時代;儘管經濟成長,但生活水準卻下降了,包括預期壽命和關鍵健康指標。」
正因爲各地都出現財政不平等,於是現代聯邦所得稅法隨着1913年的《第十六修正案》通過而實現。可記得他提到聯邦所得稅法的用語「那還行,但本來應該可以更好。」(It’s OK. But it would have been very much better),他是一種不無遺憾的態度,認爲聯邦所得稅打斷了美國黃金時代。
所幸,自從重新入主白宮以來,他還沒明確提出取消國家所得稅的計劃,另一個保險是,如果沒有國會的批准,並以幾乎難以辦到的方式修法,他就不可能做到這一點。
美國財政部稱,2024財年,聯邦政府徵收的個人所得稅和預扣稅約爲4兆美元,而關稅約爲764億美元。
共和黨策略家羅夫(Karl Rove),是《威廉·麥金萊的勝利:爲何 1896 年的選舉仍然重要》一書的作者,他是關稅政策的辯護者,但是他主張的是美國對外國貿易伙伴,徵收「低額互惠關稅」,而不是懲罰性高關稅。
同時,羅夫也表示,關稅如今早已無法取代聯邦所得稅。他在二月的一篇專欄文章中指出,從1863 年到 1913 年,關稅是美國政府一半的收入;但是去年,關稅僅佔聯邦收入的不到 2%。這代表經過一百多年以後,經濟模式早已大爲不同。
川普在就職演說中,稱麥金萊是「一位偉大的總統」和「天生的商人」,並表示麥金萊「通過關稅,才能讓我們的國家變得富有」。幾個小時後,他簽署了一項行政命令,推翻了歐巴馬政府時期的命令,並將美國最高峰重新命名爲麥金利山(Mount McKinley,位於阿拉斯加州)。
今天的經濟與麥金萊時代相比已有了巨大的不同,如今全球通訊幾乎是即時的。當時,溝通十分麻煩,產品通常要完全組裝後才能出口。運輸可能需要幾個月的時間。當今的商品,通常包含需要組裝的原材料組件或零件,這些組件或零件來自世界各地,然後在與最終銷售地點不同的地方進行製造。
新冠病毒疫情擾亂了這種精心設計的跨國物流系統,導致皮沙發、地板、新車微晶片等一切物品突然變得稀缺。也引發2021 年開始的創紀錄通膨,至今仍困擾着美國經濟。
雖然川普把麥金萊當成模範,但是川普與麥金萊有一個重大的思想分岐,那就是川普把關稅「作爲一種威懾手段,讓其他國家按照美國的想法,做出與稅收、經濟或貿易無關的事情」。
但是麥金萊並不是把關稅當成武器,他是純粹的想要保護美國產業。而且在他1900年連任後不久,他開始考慮降低關稅。因爲此時的美國的商品在海外市場已有優勢。
到了1901 年 9 月 5 日,麥金萊發表了暗示將會降低關稅的演講,他提到:「善意政策和友好的貿易關係將防止報復。互惠條約才符合時代精神。報復措施則不然。」
然而,麥金萊沒有機會實現他的互惠政策,就在他發表友善貿易演說的第二天,被無政府主義者佐柯茲(Leon Frank Czolgosz)槍殺,因醫生在搶救時沒有洗手,造成傷口感染而回天乏術。麥金萊於 1901 年 9 月 14 日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