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限縮出生公民權 最高院將審理 下月聽取口頭辯論

川普總統簽署的試圖取消出生公民權的行政令,遭到22州和華府法官阻止實施。圖爲康州華裔檢察長湯偉麟(William Tong)今年2月7日在波士頓舉行的記者會上發言捍衛出生公民權。(美聯社)

最高法院17日宣佈,將審理川普總統限縮出生公民權案,此案將於5月15日在特別法庭會議中口頭辯論。

川普上任不久即簽署行政命令,試圖禁止無證移民和外國旅客在美國所生子女自動獲得美國公民身分。此令立即在各州引發法律挑戰;民主黨領導的州和移民權益組織表示,川普限縮公民權行政命令與美國曆史、過去的法院裁決和憲法相悖。迄今已有22州和華府法官發出禁令,阻止在全國實施川普的限縮出生公民權行政令。

川普政府請求最高法院大法官在各州訴訟案進入司法體系審理期間,將下級法院禁令侷限於進行訴訟的個人或州,或至少允許聯邦機構開始制訂計劃併發布限縮出生公民權指南,爲川普政策最終可能通過法律審查,預作準備。

川普限縮出生公民權行政命令,拒絕給予父母都不是美國公民或合法永久居民的新生兒公民身分。研究估計,美國每年有超過15萬名新生兒屬於此類。

代表川普政府在最高法院打官司的司法部訟務次長(Solicitor General)沙爾(D. John Sauer)嚴厲批評全國禁令表示,「普遍禁令已達海嘯級別,迫切需要最高法院出面干預。」他指出,下級法院法官2月和3月於全國一共發佈了28項實施川普上述行政令的禁令。

歷來兩黨總統及多位大法官都曾對單一法官有權在全國阻止政府倡議政策,表示擔憂。

沙爾還指出,限縮出生公民權行政命令合法,它「恢復了憲法第14修正案的原始公共含義」,「近乎普及的出生公民權政策是在獎勵違法行爲,強烈激勵了非法移民」。

不過,大多數法律學者並不同意沙爾這種分析立論,因爲非公民可能會被逮捕、指控犯罪、入獄或被驅逐出境。人們普遍認爲,川普的論點須重新解釋「第14修正案」,也與最高法院過去裁定的一項先例相沖突;該先例保護了大多數在美國領土出生者的公民身分。

該里程碑先例發生於1898年;最高法院當時維持了出生公民權保障,裁定在美國境內出生的黃金德(Wong Kim Ark)是美國公民,儘管他父母因爲是「中國皇帝子民」沒資格成爲美國公民;他的父母最終返回中國。

▼收聽一洲焦點播客版(Podc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