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習近平通話未達具體協議 專家點破一關鍵:北京在打持久戰

▲美國總統川普與中國國家領導人習近平2019年於大阪G20高峰會見面。(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記者羅翊宬/綜合報導

美國總統川普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19日通話,雖在一定程度上緩和了美中之間的緊張氛圍,但卻未能達成具體協議,TikTok交易的命運依舊懸而未決。《路透社》引述多名專家分析,雙方對外公佈的通話摘要在內容上存在差異,美方側重於TikTok進展,而中方則強調若美國不解除對北京的限制措施,先前的談判成果恐化爲烏有。

美國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中國商業與經濟計劃主任Scott Kennedy指出,雙方公開的摘要都未提及實質協議內容,顯示談判仍未完成或尚需企業簽署確認。他認爲,習近平已對美國劃下「紅線」,若華府推動新的出口管制或其他措施,中方將撤回目前的談判成果。

Kennedy直言,從談判進程來看,目前對話的輪廓更符合中國利益,尤其會面預計在亞洲舉行,讓北京處於較有利位置。

德國馬歇爾基金會印太計劃主任Bonnie Glaser表示,川普的通話摘要更具體提到TikTok交易,並稱習近平已同意。不過她認爲,美方選擇在APEC場邊會面,而非安排川普今年訪問北京,意味着美方希望在川普關注的議題上取得更多進展後,再考慮舉辦雙邊高峰會。

她也注意到,習近平此次並未提及臺灣,或許因近期川普政府延後軍售、拒絕中華民國總統賴清德過境紐約、並降級美臺國防政策對話,讓北京的憂慮有所降低。

美國民主防禦基金會(FDD)高級研究員Craig Singleton認爲,這場通話和高峰會討論,讓習近平能以「中國條件」與美國互動。對北京而言,峰會不僅能拖慢美國競爭行動,還能換取部分例外待遇。他警告,中國可能以象徵性舉措(例如芬太尼問題)來換取美國在關稅、科技管制和臺灣議題上的讓步。

他形容,「現在渴望峰會的是華府,而非北京」。

國際危機組織東北亞高級分析師William Yang則強調,中國在談判中希望美方放寬更多出口管制,尤其是針對先進半導體晶片的限制。他指出,北京堅持保有對TikTok演算法的控制權,並押注川普政府最終會屈服於輿論壓力。

此外,他分析,美方拒絕川普今年訪問北京,選擇在APEC場邊會晤,顯示談判進展不足。美國可能還需要幾個月才能推進貿易協議,川普屆時纔會考慮訪問北京。

亞洲協會政策研究院副總裁Danny Russel補充說,通話中唯一接近具體成果的,是川普提到在馬德里達成的TikTok協議,但關鍵的演算法問題未被觸及。他批評,會議延至APEC場邊,以及川普訪華推遲至明年,顯示談判進展緩慢。

哈德遜研究所亞太安全主席Patrick Cronin則指出,這次通話展現「合作凌駕衝突」的趨勢。透過領導人互動,美中在關稅與科技競爭上暫時取得穩定,兩位領導人皆可藉此爭取經濟緩衝時間並強化自給自足。不過,他警告在看似平靜的太平洋之下,仍隱藏着大國競爭與潛在對抗。

國際危機組織美中事務高級顧問Ali Wyne則指出,通話鋪路讓川普與習近平在未來舉行三次會面,包括下月於南韓APEC峰會場邊、美國明年初訪華,以及習近平未來訪美。

他認爲,這樣的直接溝通將深刻影響川普第二任期的美中關係。不過,他提醒,雙方尚未完成TikTok協議,而中方也再次強調,美國若不解除「單邊貿易限制措施」,先前四輪貿易談判的成果可能受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