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鬆手 關稅豁免大放水
美國總統川普近幾周已豁免數十項產品的對等關稅,並宣佈其他國家若與美國達成貿易協議,可再享有農產品與飛機零件等數百項商品免關稅待遇。圖/美聯社
美國總統川普近幾周已豁免數十項產品的對等關稅,並宣佈其他國家若與美國達成貿易協議,可再享有農產品與飛機零件等數百項商品免關稅待遇。顯示川普政府悄悄調整貿易政策,爲最高法院關稅官司可能敗訴預作準備。
美國最高法院11月初將針對對等關稅法源爭議舉行聽證會。若政府敗訴的話,恐需退還大筆關稅收入。知情人士表示,爲了防範法院否決川普關稅,川普政府因此擴大關稅豁免範圍。
上個月,川普公佈「附錄二」新豁免清單,涵蓋黃金、LED燈、特定礦物、化學品與金屬製品等多種產品。其中許多商品已經或即將納入232條款課稅範圍。
川普也發佈「附錄三」豁免清單,若其他國家與美國敲定貿易協議,便可享受該清單內數百項商品輸美零關稅待遇。該清單主要針對「美國無法種植、開採或自然生產的商品」,包括特定農產品、飛機及零件與用於製藥的非專利品項。
這顯示出官員逐漸形成共識:對美國無法自行生產的商品應降低關稅負擔。川普首任期擔任美國國家經濟委員會副主任的艾森史塔特(Everett Eissenstat)表示:「這個共識是逐步形成的,現在行政部門確實有這種認知。」
於此同時,川普團隊積極運用較確立的法源來課徵特定關稅,也就是《1962年貿易擴展法》第232條款。此法已用於鋼鋁與汽車關稅,川普本月也依此條款宣佈對重型卡車、藥品與傢俱加徵新關稅。川普也將汽車產業關稅減免計劃延長至2030年。
川普9月已授權商務部與美國貿易代表署可自行覈准關稅豁免,無需每次都由他親自下令。白宮官員表示,此舉有助簡化政策流程,不必每次新增豁免品項或貿易協議時,都必須由總統簽署命令。
過去幾個月來,美國多位政府高層堅稱「對等關稅不會有豁免與例外」。但商務部長盧特尼克7月底態度放軟表示,「你們生產我們本土生產不了的商品,就可零關稅進口」。
代表食品大廠的美國消費者品牌協會3月已致函白宮,呼籲官員將咖啡、燕麥、可可、香料、熱帶水果與制罐用鍍錫鋼材納入豁免清單。這些品項大多已被納入附錄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