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上任百日座談 業者憂臺灣依賴單一市場
臺灣電動車聯盟副理事長鄭顯聰。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國策院昨天邀請專家學者分析美國總統川普上任一百天的情勢,臺灣電動車聯盟副理事長鄭顯聰表示,臺灣的隱憂是依賴單一市場,盼政府能給與產業更多的協助,幫助整合供應鏈與市場需求;人才也需要更妥善安排,建議把臺灣產業以類別來分,規畫完整對策。
鄭顯聰表示,臺灣的核心優勢包含完整供應鏈、靈活高效的網路、良好教育背景和開放式文化,最大隱憂是依賴單一市場,政府應給產業更多幫助。他舉電動車爲例,美國是最大消費市場,東歐、中東和中南美洲也有非常大商機,政府應以產業別畫分,協助海內外臺商重新佈局。
臺灣產業創生平臺創辦人黃日燦表示,有競爭性的產業不會受到美國關稅戰太多影響,但對於傳產這類「比較沒搞頭」的產業,若不分散市場,未來不會太美好。
鄭顯聰還認爲人才是重中之重,需要政府把人才比率做妥善安排。中華經濟研究院院長連賢明說,過去臺灣的人才都在製造業,接下來要開發美國市場就需行銷、法務和財務人才,甚至協助臺灣在地化。
民進黨前立委羅致政表示,除了關稅戰,各國都在搶美國外流的人才,尤其是過去這兩個月以來,各國都有吸引人才的計劃,臺灣要談產業更新升級,沒有人才做基礎都是空話,到目前爲止,卻是沒有看到政府做什麼。
另外,民進黨立委蔡易餘等多位農業縣綠營立委表示,行政院日前通過總規模達四千一百億元的特別條例草案,但針對農漁業的支援僅編列一八○億元、佔全部預算不到百分之五,實難反映政策的公平性與農業的國安戰略地位,應即刻擴編,「特別預算從八八○億元變四千一百億元,農業卻一毛未加,這樣怎麼對得起農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