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如何從日韓壓榨出9千億美元投資額?七個QA一次看懂

美國總統川普(右)8月時在華盛頓接見南韓總統李在明(左)。歐新社

川普在貿易領域發動攻勢,已經讓日、韓乖乖點頭同意對美鉅額投資,合計達到9,000億美元,以便換取美國降低關稅稅率。這些投資承諾協助兩國在7月達成貿易協議,但投資承諾的金額、範圍與結構過於複雜,導致雙方花了數月時間協調,最終在川普於10月底赴亞洲參加亞太經濟高峰會期間達成協議。

以下整理這些協議的內容與可能影響:

Q:日本同意了什麼?

日本同意透過政府相關基金,在美國投資多達5,500億美元。根據兩國9月初簽署的備忘錄(MOU),若東京未在45天內爲川普批准的投資項目提供資金,美國有權考慮重新提高關稅。

根據MOU,川普將依據由美國商務部長領導的投資委員會建議選定投資項目。該委員會將透過另一個日本參與的小組獲取意見,而投資必須在2029年1月19日,即川普任期結束日前完成。

美國方面表示,只要日本誠實履行協議、提供資金,就不打算提高關稅。但若日本未能資助某項目,美國總統可重新加徵關稅。初步條款規定,投資收益最終依照華盛頓拿九成、日本拿一成的比例分配。

Q:南韓同意了什麼?

南韓承諾投資3,500億美元,其中包括1,500億美元用於造船產業,2,000億美元投入類似美日協議架構下的廣泛投資計劃。

根據10月29日敲定的協議,南韓每年投資金額將限於200億美元。這樣的設定是要避免導致南韓外匯市場動盪。協議中允許若南韓在20年內未能收回本金,利潤分配可重新調整。

Q:爲何日本、南韓願意投資這麼多?

這些投資承諾協助日本與南韓在7月與美國敲定貿易協議框架,使整體關稅從原本受威脅的25%降至15%。但針對汽車與零組件的25%特別關稅仍保留,等待川普的行政命令決定是否取消。美方因此利用日韓在龐大汽車業的痛點,進一步迫使日韓提出更具體的投資承諾。

Q:這些承諾投資規模相當於佔多少GDP?

對日本而言,5,500億美元的投資金額,相當約2024年底GDP的14%,也相當於該國外匯存底的將近一半。

對南韓而言,負擔更沉重,承諾的3,500億美元金額相當約GDP的20%,也相當於外匯存底的80%。

相較下,2024年,日本對美貿易順差爲685億美元,這代表東京的投資承諾約爲美國與日本貿易逆差的兩倍。美韓貿易逆差則稍低,約爲660億美元。

Q:日本正在考慮哪些具體投資計劃?

日本經產省在川普10月訪日時公佈超過20項可能投資案,涉及軟銀集團、西屋電氣與東芝等公司。根據經濟產業大臣赤澤亮正說法,這些企業正探索能源、AI及關鍵礦產等領域的投資。投資項目規模從3.5億美元至1,000億美元 不等,總額約達4,000億美元。

Q:南韓正在考慮哪些具體投資計劃?

除了1,500億美元投資於美國造船產業,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說,川普將額外再引導2,000億美元資金,給全美境內將要進行的多個建設方案,包括:阿拉斯加的天然氣管線、能源基礎設施、關鍵礦物、AI、 量子運算等。

Q:對日、韓經濟與金融市場的潛在影響?

市場人士推測,如此大規模的日本對美投資可能使日圓承壓。不過赤澤表示,這些投資將透過外匯特別帳戶、主要以現有美元資產資助,應能降低匯市影響。不過,如果日本企業更多轉向美國生產而非出口,日本境內製造業恐受衝擊。政府正在研擬因應對策。

至於南韓,由於設定了年度投資上限與保護條款,一些經濟學家予以肯定,認爲有助於降低財政與匯率風險。但長期而言,這筆3,500億美元的鉅額承諾仍可能影響南韓主權信用評等、資金外流與海外投資能力。

美國總統川普(左)與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右)10月28日在東京見面。美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