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仍會對中加徵100%關稅?美貿易代表:取決於中國的下一步

美國貿易代表葛里爾(Jamieson Greer)。美聯社

美國貿易代表葛里爾表示,美國總統川普仍有可能在11月1日或更早對中國大陸出口商品加徵100%的關稅,取決於北京在稀土爭端中採取的下一步。但他同時也承認,北京方面可能難以找到「下臺階」。

葛里爾週二(14日)接受CNBC專訪時表示,「這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中國人的行動」,「是他們選擇讓局勢大幅升級」。

中國上週宣佈全面限制稀土出口,這會衝擊美國國防、科技、半導體與汽車產業。川普爲予報復迴應,宣佈將對中國商品加徵100%關稅,疊加在平均55%的既有稅率之上。然而川普在本週初顯然又淡化先前言論。表示與中國「一切都會沒事」。

葛里爾透露,美中官員週一在華盛頓舉行工作層級會談,他認爲雙方仍有機會解決關鍵礦物出口限制的爭端。

他說:「我們認爲仍有機會解決問題,但我們不能允許中國維持這樣的制度,讓他們對全球高科技供應鏈擁有否決權。我想他們已經意識到自己太超過了。」

葛里爾指出,北京最近的措辭已經不再那麼好戰,不過他不願預測問題何時能化解,「我們只能看看事情會發展到什麼程度,對吧?我的意思是,他們現在很難找到臺階下」。

關於「川習會」是否仍可能在10月底於南韓登場的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峰會會面,葛里爾表示,川普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仍計劃會晤,但這些計劃可能會依情勢發展而改變,「無論能否舉行,我都不想幫我們或中方預先做出承諾。但我認爲,有機會能夠談一談是合理的」。

美國股市上週五因川普威脅對中國加徵關稅而蒸發約2兆美元市值。葛里爾表示,白宮有在關注市場情勢,但政府更着重於透過將供應鏈帶回美國、降低對中國的依賴,來建立長期的經濟成功。

葛里爾說:「我們希望確保市場是根據適當的資訊做反應。你也見到市場本週穩定下來,因爲大家意識到總統和他的團隊希望與中國合作。」

他表示,川普是個「擅長達成交易的人」,而且他和貝森特過去曾設法與中國方面找到一條前進的路。

葛里爾說,中國官員在週一的會議中,對出口限制措施的目說法前後矛盾,一方面稱這些措施是爲了報復美國的其他措施,另一方面又聲稱是出於國家安全考量,然而,這「兩者不能並存」。

葛里爾表示,美方也有自己的籌碼,而且中國經濟高度依賴出口、房地產價值下滑,且面臨高失業率。他說:「雙方都有籌碼。如果有必要,我們可以實施自己的出口管制。但這不是我們要做的。我們正試圖與中國保持良好的關係,因此我們需要他們做出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