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批俄援烏大逆轉 歐洲爲1要因沒在信

美製「愛國者」(Patriot)防空系統發射飛彈的資料照。(達志影像/Shutterstock)

烏克蘭的歐洲盟友等了好久,終於聽到美國總統川普對俄羅斯硬起來的消息。可是卻不相信。

《政治》(POLITICO)新聞9日報導,歐洲各國政府對美國最近反覆的烏克蘭政策感到不安,也對五角大廈究竟由誰來發號施令感到困惑。因此,各國政府正爲多種情況做準備。在川普的外交政策似乎隨時可能改變的情況下,制定任何烏克蘭戰略都變得困難重重。例如,川普可能會對俄羅斯採取更多行動,或再度軍援烏克蘭,甚至撤出支撐歐洲防禦的美軍。

一位北約國家外交官說:「現在沒什麼再能讓人意外了,我們必須做好一切準備。」這位北約成員國外交官和其他受訪者一樣,因討論內部持續進行的商議而要求匿名。

許多外國盟友上週被五角大廈突如其來,暫停軍援烏克蘭的命令感到震驚,但川普本週突然改變立場,承諾爲處境艱難的烏克蘭部隊提供更多防空系統,並直言,他厭倦了俄羅斯總統普丁的「屁話」。然而,這承諾能否轉化爲實際行動還不清楚。造成困惑的其中一個原因在於,華府缺乏溝通。

烏克蘭從7月1日起,就設法讓國防部長烏梅洛夫(Rustem Umerov)與美國防長赫格塞斯(Pete Hegseth)接觸,因爲原本準備運往烏克蘭的防空導彈和精準武器在未經警告的情況下,就被停運。而兩位知情人士透露,赫格塞斯的幕僚至今尚未同意通話。一位歐洲官員說,難以瞭解川普政府內部是怎麼回事,尤其是川普開始在支持烏克蘭的立場上與歐洲顯得較一致,而五角大廈的領導層觀點卻不同。

所有被問及這事的官員都說,他們沒有與國防部次長柯伯吉(Elbridge Colby)團隊討論過這事,讓德國、波蘭、義大利和英國等在境內了有大批美國部隊和硬體設施的國家對未來一無所知。

川普週二在內閣會議中暗示,他對駐德國和南韓的美國軍隊駐紮成本感到不滿。他說:「我們在南韓有45000名士兵,在德國有45000名士兵——其實是52000名。你知道,這對他們來說是很大的經濟發展,對他們來說是很大一筆錢,但對我們來說卻是重大的損失。」

雖然五角大廈進行的美國駐軍評估是例行工作,但柯伯吉在取消烏克蘭軍援中的核心角色,還有他長期以來質疑美國在歐洲駐軍的態度,引發了歐洲的擔憂。參議院外委會民主黨首席議員夏亨(Jeanne Shaheen)說,她正爲年度國防政策法案提出立法,以對可能的駐減軍撤設限。

部分盟友認爲,赫格塞斯在烏克蘭戰略,或美國在歐洲駐軍等更廣泛議題上,並不是可靠的對話者。許多人甚至不清楚,他在政策決策中參與的程度,還有他是否將決策權交給柯伯吉,或其他更有政府經驗的人。前述第一位歐洲官員指出,川普「政府政策的不可預測性很高,坦白說,高層缺乏適當管理,簡直一團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