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開除勞動統計局長掀爭議!美國「數據信任危機」網友炸鍋

川普開除勞動統計局長事件掀美國「數據信任危機」,經濟學者與網友熱議BLS修正幅度與政府公信力,從「香蕉共和國」批評到統計制度未來走向,全民焦點齊聚美國就業數據真實性。(美聯社)

美國7月非農就業數據大失預期,更爆出5、6月合計下修26萬人的大幅異動,總統川普震怒,隨即開除勞動統計局(BLS)局長麥肯塔佛,引發經濟學界強烈反彈。諾貝爾獎得主克魯曼痛批這是「香蕉共和國」作風,前財長桑默斯也直指這是極權國家的行徑,質疑官方數據將因此失去公信力。

根據BLS公佈,美國7月非農新增7.3萬人,遠低於市場預期,先前兩月還出現罕見大修正。川普不滿,指控BLS「動手腳」讓政府難堪,火速撤換局長。克魯曼直言,BLS長期被視爲經濟黃金標準,這次人事風暴恐讓數據未來再難獲信任,民間調查可能成爲參考主流。

對於川普的作法,經濟學者齊聲批評。桑默斯強調,「只因數據難看就開除主管,是極權國家纔會做的事」;哈佛教授佛曼也直言,這將對決策單位與金融市場產生深遠負面影響,警告美國正步上希臘、阿根廷過去假數據惡果的不歸路。

網友反應則一面倒熱烈討論,質疑BLS修正幅度過大、數據可靠性不足,也有人冷嘲熱諷美國逐漸向中國、臺灣「校正迴歸」看齊。有留言說「可信(X) 樂觀(O)」、「別讓皇上不開心」、「臺灣爲啥要跟香蕉共和國做生意」、「修正90%這個機構好像也不太重要」、「局長不過是背鍋俠」、「初步跟最終有落差可以理解,但初步跟結果落差十倍,被炒魷魚很正常」、「以後就不會修正了,跟中國一樣都是正確的數據」、「解決提出問題的人」等。

也有一派網友關注統計修正的合理性,「數據修改都有法源和慣例依據」、「美國那麼大還能每個月第一時間估出來已經很強了」。部分則點出臺美異曲同工,「主計總處厲害,都會看風向統計」、「現在幹嘛調查,直接問他數據要開多少比較快」。

※免責聲明:本文僅爲個人觀點與紀錄,而非建議。投資人申購前需自行評估風險,詳閱公開說明書,自負盈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