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拒答防衛臺灣 顧立雄:採模糊政策不想把話說死

行政院長卓榮泰(右)、國防部長顧立雄(左)前往立法院施政總質詢備詢。記者季相儒/攝影

美國總統川普26日被問到,是否將確保中國大陸不會在他任內對臺動武,川普拒絕承諾。國民黨立委林德福今質詢時問,美國防衛臺灣態度是否軟化?行政院長卓榮泰表示,不會拘泥於哪次內容重點,就斷定美國政策改變。他認爲,美國對中政策與印太政策是長期且穩定的,臺灣也要向全世界展現自我防衛的決心與能力。

卓榮泰今率內閣成員赴立法院施政報告並備詢。林德福詢問,川普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上週會談時爆發激烈爭吵,這是尋求美國幫助應該有的元首態度?

卓榮泰答詢表示,他不便公開批評兩位總統,就各自國家立場與合作關係所做的表現,總是希望談話能增進雙方彼此瞭解與未來合作,纔是好的方式。

林德福問,面對凡必稱「美國優先」的川普,對臺政策會不會調整、臺灣是否只剩下接受美國指揮一途?卓榮泰說,臺灣有國際上的重要性,有科技產業的領先關鍵地位,這是不容忽略與否認的事實,政府會一直強調這點。

對於川普再度拒絕承諾出兵防衛臺灣,林德福問,這是爲緩和兩岸情勢緊張還是爲了向中國示好?對臺灣而言,採取戰略清晰還是戰略模糊好?

卓榮泰說,他們當然很重視每次國際局勢談話,但不會拘泥於哪一次內容重點,就斷定是政策改變。他認爲,美國對中政策以及印太政策是長期且穩定的,在過程中,臺灣扮演關鍵角色,我方如何加強自己的國防力量,纔是自主權力要做到的事。

國防部長顧立雄答詢表示,印太區域是現在美國全球戰略的重心,不管在經濟成長、地緣政治和軍事安全層面,都跟美國優先政策與國家繁榮發展息息相關,所以美國不可能會放棄印太的重大利益。臺灣在第一島鏈中心的重要地緣戰略位置,美國不可能容忍印太區域包括臺海和平穩定的現狀被破壞,因爲一旦被破壞,喪失的是美國的重大經濟利益。

顧立雄說,美國長期採取模糊政策,因爲不想把話說死,即使前總統拜登談話,事後也有所調整,美方還是要維持一貫的戰略模糊政策,因爲認爲這更具有嚇阻效果,會讓中國無法輕易認定,一旦對臺全面進犯,這些武力或威嚇行徑時,中國沒有把握美國不會介入,也因此當要進行全面侵臺計劃的計算上會變得非常複雜。

顧立雄補充,中國要考慮到駐日美軍,要不要防範經過宮古海峽時,駐日美軍或日本會如何反應?經過巴士海峽,菲律賓又會如何反應?美國在軍事佈局上,促使日本提高國防經費以外,在日本南西諸島不斷部署反艦飛彈,在菲律賓也不斷在北呂宋島有相關軍事基地存在,這就是產生威嚇、嚇阻,展現同盟合作與實力來維持和平的一種方式。

卓榮泰表示,賴總統在國安高層會議上基於我國國防需要,提到希望國防預算達到GDP 3%,這是政府未來努力的政策,相信美國政府有注意到臺灣這樣的政策宣示,未來政府一定是基於國家需要,能採購到真正需要的國防武器,同時要發展對臺灣基礎國防能量,包括人員培訓、新進科技訓練等。若雙方基於合作善意、彼此維護印太地區和平穩定的需要,能達到這個目的,臺灣歡迎也會持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