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禁哈佛招外籍生遭法院駁回 學者嘆:臺灣連美國車尾燈都看不到
清華大學兼任助理教授何志勇。(本報資料照)
美國總統川普下令禁止哈佛大學招收國際學生,並質疑外籍生的素質。對此,民主黨衆議員林奇狂批「川普政府是一羣小丑」,而美國聯邦法官也已迅速裁定,川普的禁令將暫時凍結。學者表示,美國看似亂糟糟,但至少不是什麼事都是總統說了算,還有司法正義最爲最後的防線,反觀臺灣自詡民主國家,連美國的車尾燈都看不到。
在川普宣佈限制哈佛大學招收境外生後,美國民主黨衆議員林奇直言,之後得花很多年,甚至數十年,來修復川普及其團隊成員對國家造成的損害。對此,哈佛大學校長也向校內師生髮表一封信,強烈譴責政府的動作是非法且毫無正當理由的。信中也提到,學校已經提告,並申請臨時限制令。
清華大學兼任助理教授何志勇分析,根據哈佛大學的統計資料,2028級學生(class of 2028)中,亞裔37%最多,西語裔16%,非裔14%,白人則佔3成,相當多元;而目前,國際學生佔全校學生人數的27%。
至於川普反多元的原因,何志勇表示,目的是要美國校園不能反猶,不能重演2024年哥倫比亞大學「反同情巴勒斯坦」、「反以哈衝突」的學生佔據校園建物抗議的事情,因爲猶太人在美國多屬菁英階層,有企業主(金主),有學者專家等,政客得罪不起。川普的做法顯然是顧及政治利益,也算是政治現實。
何志勇說,不過,美國高教市場非常倚賴招收國際學生,高教是美國重要的產業之一,且哈佛大學的多元結構並非獨特,如果後續的衝突狀態放大到全美高教產業,美國高教將難以爲繼。
何志勇談到,川普的做事風格一向是「先開戰再說」,所以即便宣佈政策,最後也未必能遂行。之前,他同樣以行政片面取消憲法規定的「出生公民權」(birthright citizenship),面臨多州司法控訴,遭聯邦州法官擋下,暫停全國適用,目前整個案子已移到聯邦最高法院,尚未有裁決。
如今,哈佛大學遭川普逆襲的招收國際學生禁令,同樣在第一時間遭麻州聯邦地區法官以暫停執行爲由擋下,何志勇提到,哈佛外籍生可暫時鬆口氣,但未來本案勢必一路打到聯邦最高法院。
何志勇認爲,美國看似亂糟糟,但至少不是什麼事都是總統說了算,還有司法正義最爲最後的防線,落實權力分立與制衡,這纔是真正民主的展現。反觀臺灣,自詡民主國家,看看美國,想想自己,真的連美國的車尾燈還看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