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祭40%新關稅補破網 緊追全球陸企要解決美1大問題

堆積在墨西哥曼札尼約(Manzanillo)港的貨櫃。(路透)

美國總統川普週四簽署行政命令,對經由其他國家間接運往美國的商品徵收特別關稅,試圖解決美國依賴中國製造業的問題。

《紐約時報》1日報導,自川普第一任期開始對中國商品加徵關稅以來,陸企競相在東南亞、墨西哥等地設立倉庫和工廠,透過經第三國轉運的方式規避美國關稅。然而,川普認爲,這是導致美國1.2兆美元(近36兆臺幣)貿易逆差的部分原因,於是這次針對所有間接進口商品採取行動。根據新政策,美國將對所謂的「轉運」(transshipments)商品徵收40%關稅,相關措施一週後將生效。一位高級政府官員說,當局正在研究,擴大「轉運」的定義範圍。

川普週四的行政命令創建了一個嶄新的進口類別:透過第三國轉運,而非直接從原產國運來的商品。這些商品將在原適用關稅的基礎上,額外徵收40%關稅。新規涵蓋了來自任何地方的間接運輸,而不只是中國。但中方憑藉龐大的工廠基礎設施和不斷擴張的製造業雄心,一直是建立這類運輸全球網路的主要國家。貿易專家很快預測,中國將受到最嚴重的影響,也最容易感到困擾。

如越南等東南亞國家長期否認容許大量轉運行爲,並已加強檢查,以防止這類情況。它們主張,將從中國進口的零組件在當地組裝成不同的新產品,標示該國爲原產地,而非「中國製造」是適當的。

除了對轉運商品額外徵收40%關稅外,川普政府打算在「幾周內」針對間接運輸制定原產地規則(rules of origin)。而原產地規則在於確保進口商確認,商品確實產自他們聲稱的製造地。爲了有效執行,原產地規則必須嚴格制定,如「美國-墨西哥-加拿大協定」(USMCA)便要求汽車在北美製造比例要達75%,才能免關稅跨境。而曾在歐巴馬與拜登政府任職、現爲外交關係協會(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資深經濟研究員塞瑟(Brad Setser)說,制定原產地規則可能會產生很大的影響,他指出:「川普關稅攻勢中最重大的長期改變,或許是制定界定中國成分的原產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