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揮刀 國務院總預算擬砍半

川普政府擬於2026財年將國務院與國際開發署(USAID)的總預算削減近半。圖爲美國國務卿魯比歐與國務院同仁。(路透)

根據美媒取得的備忘錄文件,川普政府擬於2026財年將國務院與國際開發署(USAID)的總預算削減近半,多項大型計劃被迫取消,30處駐外機構恐因此關閉。批評稱,縮減涉外經費將重創美國在國際舞臺上的影響力,並擴大中俄等對手崛起空間。

文件指出,白宮管理與預算辦公室(OMB)的新版提案中,國務院和國際開發署的預算從2025財年的544億(美元,下同)下修至284億,降幅高達48%。國際開發署裁撤後的計劃交由國務院接手,多項長期推動民主、人道援助、文化交流與公共衛生的計劃將直接取消,包括歷史悠久的國家民主基金會(NED)與亞洲基金會(Asia Foundation)等機構預算都降至零。

在公共衛生領域,提案將全球健康計劃預算砍半至50億,對移民與難民事務的援助也縮水一半至15億,且僅限用於緊急事態。此外,發展援助類經費將全數歸零,原先高達10億美元的國際麻醉品管制與執法計劃也取消。

據報導,外交經費緊縮最多可能讓超過30處駐外美國機構被迫關閉,包括非洲、歐洲與大洋洲各地使館。同時,分類爲「對國際組織捐款」的預算也從15億銳減至1.7億,全面中止對聯合國、北約等20多個國際組織的援助,僅保留對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與國際民航組織(ICAO)等少數組織的撥款。

國務院內部已展開大規模調整,包括凍結招募、削減差旅與員工福利,且可能裁員數萬人。資深外交官警告,此舉「將摧毀美國的國際影響力」,美國外交協會也發表聲明,籲國會否決任何削減涉外事務預算的「魯莽提案」,並暗示中國與俄羅斯等國渴望填補美國撤退後留下的真空,撙節開支相當於助長對手實力。

《華盛頓郵報》指出,白宮另計劃新設一項「美國優先機會基金」(America First Opportunities Fund),預算達21億美元,用以支援所謂「新興與持久優先事項」,細節尚未公開。批評人士質疑資金流向缺乏透明度,恐成爲政府擴大對外交政策控制的工具。

草案定於4月末送國會,但《華盛頓郵報》和《Politico》等美媒一致預測,該案通過機率極低。民主黨籍參議員範霍倫(Chris Van Hollen)批評該案完全不夠嚴肅,將面臨兩黨聯手抵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