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N:臺灣立法院「大刪國防預算」恐激怒川普
▲川普先前曾宣稱,臺灣應該向美國支付「保護費」。(圖/路透)
記者張方瑀/編譯
就在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宣誓就職後數小時,臺灣立法院投票凍結數十億臺幣的國防預算,部分人士擔憂,此舉可能會激怒以「交易」著稱的川普,尤其他先前曾宣稱,臺灣應該向美國支付「保護費」。
根據CNN報導,隨着川普重返白宮,他的「美國優先」政策,讓臺灣感到非常憂心。儘管美臺間並無正式外交關係,但根據《臺灣關係法》美國在法律上有義務爲臺灣提供自我防衛的手段;不過,美國對於中共可能侵臺的迴應方式刻意保持「戰略模糊」政策。
在川普就職前幾天,臺灣國防部罕見地承認,美國已簽署爲期兩年的協議,在臺灣的一個海軍基地訓練臺灣士兵。然而,與前總統拜登(Joe Biden)相比,川普對臺灣的支持聲量較小。
川普過去曾錯誤指控臺灣「幾乎100%」地掠奪了美國的半導體產業,甚至暗示臺灣應該支付更多的費用以換取美國的保護,同時表示美國可能因臺灣的地理距離而難以提供防衛。
川普還多次呼籲臺灣將國防支出提高至GDP的10%,是目前分配的4倍。分析人士指出,這一要求非常不切實際,況且臺灣已積壓超過200億美元的美國軍備訂單尚未交付。
▲臺灣在兩個在野黨聯盟主導下大幅刪減國防預算。(圖/國防部發言人臉書)
部分住在臺北的居民向CNN表示,他們擔心國內的政治爭執會如何被新一屆美國政府解讀。臺灣大學研究生王政一(音譯,Wang Cheng-yi)說,「我希望臺灣的立法院不要讓自己丟臉,失去國際的信任,這可能讓外界覺得,雖然臺灣在某些領域很出色,但政治上卻相當不穩定。」
住在臺北的75歲許小姐則認爲,促進政治團結的關鍵很簡單,各方應坐下來好好談一談,「臺灣必須在美中關係間取得平衡。我們國家小,無法讓任何一個大哥感到不滿。這是一個非常微妙的局勢。」
中央研究院助理研究員顏維庭(Wei-Ting Yen)指出,臺灣內部的政治紛爭妨礙了向川普團隊傳遞統一訊息,「無論川普就職與否,在中國對臺灣的侵略行動日益加劇的情況下,臺灣的首要任務仍然是持續增加國防預算,這絕對不是一個好的訊號。」
來自臺北的學生葉信維(音譯,Yeh Hsin-wei)則認爲,臺灣龐大的半導體產業對北京構成了更大的威懾,「全世界都需要我們的晶片,所以我認爲中國不會冒開戰的風險,我們需要做好準備,但或許也不必過於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