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皇帝」無誤?學者:他在外交及國安領域就是獨裁者
美國學者桑德斯撰文指出,美國總統川普(如圖)無論在國內外,都像皇帝,特別是在外交政策及國安領域。圖爲川普6月14日在華府參加閱兵典禮。法新社
美國總統川普第二任纔開始幾個月,無論在國內外,都造就許多重大變化。哥倫比亞大學政治系教授桑德斯(Elizabeth N. Saunders)日前在《外交事務》期刊撰文指出,川普在國內是「皇帝式總統」,在國際上則是「帝國皇帝」,他造成的諸多破壞損害,將持續到他下臺之後許久。桑德斯並未像部分美國媒體那樣,將此中癥結歸因於川普的個人特性或行事作風,而是具體陳述美國政府制度出了問題,且稱若制度不改善解決,美國的未來將是:更多軍事失誤、難以預測的貿易關係、反覆無常的外交政策。
桑德斯說,川普如今執政的大環境,是行政部門的制衡機制幾乎完全瓦解,至少在外交政策和國家安全領域是如此。
自九一一恐怖攻擊以來,美國國會賦予總統越來越多外交權力,且未收回那些權力,最高法院也不願提出任何實質限制。川普本屆上任時,接掌的是一個不斷擴張、運作幾乎不受監督的國家安全機構。他在第一任期內對一些機構發動攻擊,試圖進一步擴大總統職權,此後幾年,國會和最高法院阻止了各種限制總統權力的作爲。其結果是,現在川普基本上可在外交或國安相關事務上爲所欲爲。
川普將無證移民送往薩爾瓦多監獄、他對世界各國徵收高關稅、他取消國會授權的對外援助承諾、欺凌盟友、討好獨裁者、接受君主國的奢華禮物、在美國城市街道上部署軍隊......。
桑德斯說,研究獨裁政權的政治學家都明白,這其實就是獨裁者的外交政策。美國在對外交往中,從來都非道德典範,但川普第二任期的特殊本質,清楚表明先前歷屆美國總統在外交政策上確實更加剋制。而當總統在不受約束的情況下治國,他在國安領域實際上相當於一個獨裁者——一個可以隨心所欲將任何衝動化爲政策的人。
桑德斯這篇文章標題是「對內是皇帝,在外是皇帝──總統行政權不受約束時代的美國外交政策」,發表於6月16日,當時川普尚未下令美軍空襲伊朗核設施。
啓動這種解放美國總統職權的人,並不是川普,但他是此事的最大受益者。在前幾屆美國政府中,國會和最高法院允許行政部門擁有巨大權力,但某些限制仍然存在。後來國會未追究川普對2021年1月6日國會山莊暴亂事件的責任,而最高法院在2024年授予總統全面豁免權的決定,摧毀了僅存的限制。
這篇文章說,美國總統這個職位長期以來一直具有帝王色彩,但直到川普第二任期,纔有總統真正嘗試當皇帝。川普摧毀了美國政府能力,損害了人們對美國的信任和善意,對等關稅則重創美國外交。要擺脫川普第二任期的衝擊並非易事,因爲不僅人員流失的規模和範圍,遠超過第一任川普政府,且許多領域的專業知識也流失,其中包括對美國創新至關重要的科學研究機構。
重建聯邦官僚機構的專業知識和經驗,將是一代人的工作,而非僅僅一屆政府的工作。當危機不可避免地來臨時,美國可能不再擁有應對危機的工具、熟練技巧、整體能力。
政治學家李維茨基(Steven Levitsky)和韋伊(Lucan Way)曾在《外交事務》期刊撰文指出,美國正滑向競爭性威權主義——在這個體制下,無論選舉多麼不公平,選舉依然進行;無論異議如何被壓制,異議依然存在。如今,美國法院仍對總統施加一些制約,尤其是在國內政策領域,但那些挑戰最終結果如何,仍不確定,因爲許多案件最終將上訴到最高法院,而最高法院的組成對川普有利。
桑德斯認爲,本屆政府僅以最低限度方式遵守法院命令,且在許多情況下踐踏基本正當程序,速度之快,以至於法院無法阻止對個人和機構造成的巨大損害。總統權力不受制約,對美國外交政策乃至全世界而言,都是不祥之兆。川普第二屆政府的所作所爲,絕不只是退出國際協議和組織而已。這個新美國政府的本質是不負責任、不合法、不透明、腐敗、專斷和反覆無常,這使美國成爲一個糟糕的合作伙伴。
包括盟友在內的外國政府在川普卸任後絕不會沾沾自喜。一個可以日復一日改變政策、殘酷對待公務員、採取魯莽行動損害基本制度、使共享機密和資產處於危險之中的美國,絕不值得信任。
此外,如果美國各機構,尤其是國會,無法正常運作——無法通過重要法律來承諾並資助外交政策機構和優先事項,無法確保立法機構通過的預算能由行政部門妥善執行,也無法對總統權力進行制衡,那麼美國的外交政策將完全受制於每一位新當選總統的意願。
桑德斯在文末說,無論未來由哪個黨派執政,川普第二屆政府對美國未來外交政策的影響都十分深遠,美國人如不認真反思,那麼應該預料到,在非常不確定的未來,美國將有更多閱兵典禮、更多軍事失誤、難以預測的貿易關係,以及反覆無常的外交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