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喊這句她心涼 白喬茵:臺美價值夥伴成分不能再稀了
川普對臺積電的態度引發熱議。(圖/美聯社)
美國總統川普與臺積電董座魏哲家共同宣佈,臺積電將對美國擴大投資1000億美元(約3.3兆新臺幣),建造最先進晶片生產設施,討論不斷。國民黨高雄市議員白喬茵發文直呼,看到新聞瞬間心涼了一半。從川普這些相關言論不難看出:臺美之間價值夥伴的成分已稀釋到不能再稀了。
白喬茵4日發文直呼,看到新聞,瞬間心涼了一半。關稅威脅、產業補貼、政治壓力,美國川普公開表示美國必須確保先進半導體制造掌握在國內,並強調這不僅是經濟問題,更關乎國家安全,未來若中國與臺灣發生衝突,這筆投資雖然無法完全消除晶片供應鏈的風險,但至少能確保美國仍在該領域保有優勢。從這些言論不難看出:臺美之間價值夥伴的成分已稀釋到不能再稀了…。
白喬茵指出,這項投資表面上強化了臺美經貿合作,實則讓臺灣半導體產業鏈的重心逐漸外移,衝擊臺灣長期賴以自保的「矽盾」戰略。矽盾的價值不僅在於臺積電的經濟貢獻,更關鍵的是其技術優勢,使全球主要經濟體不敢輕易忽視臺灣。
白喬茵質疑,然而,當臺積電的先進製程與研發逐步轉往美國,臺灣的戰略籌碼恐被嚴重削弱。過去,各國爲了確保晶片供應穩定而支持臺灣,但如果美國完全掌控高階晶片生產,臺灣在國際政治中的關鍵地位是否仍能維持?目前中央政府僅表示臺灣在先進製程領域的領先地位不會改變,卻未說明臺灣的核心利益如何不受影響、國際地位如何不被動搖,好像精神喊話一下就會讓我們臺灣的體質依舊強壯。
白喬茵直言,政府甚至還用「臺灣有事,全世界都會受影響;臺灣有事,中國也不會沒事」這類話術來敷衍。如果這種邏輯成立,那我們辛苦推動外交與國防建設的意義何在?國家安全不能靠僥倖,更不能寄望於臺灣有事,世界就會自然相助這種天真的想法。由衷希望政府能展現更強的決策力與凝聚力,真正爲臺灣的未來負責,而不只是流於口號與安撫人民的話術,放任臺灣的國際地位逐漸走向凋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