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關稅推動全球脫鉤 美元霸權是發展中國家的弱點

川普想要美元貶值。美聯社

美國總統川普政府實施的「對等關稅」引發全球貿易戰,導致金融市場劇烈震盪。川普公開宣稱中國大陸是主要目標,但曾任國際貨幣基金(IMF)大宗商品主管、現爲哈佛大學甘迺迪學院資深研究員的亞雷茲基(Rabah Arezki)和全球事務中東理事會資深研究員兼主任尤瑟夫 (Tarik Yousef) 共同撰文表示,最受衝擊的是開發中國家。(延伸閱讀:美元曾有神一般的地位 川普關稅戰正讓全球對其失去信仰)

他們說,川普將弱化開發中國家與已開發國家之間的經濟聯繫,「脫鉤」若長期化,必然對全球經濟造成負面影響。

輸家和贏家

短期內,開發中國家的經濟會慘兮兮,包括大宗商品價格持續走低、通膨加劇和金融困境。巴西和智利等大宗商品出口國的鑽探和開採活動將縮減。印度和墨西哥等製造業產品出口國則不得不承擔較高關稅成本,同時還要應對供應鏈中斷的打擊。所有國家的消費者和生產者都將感受到中間產品和最終產品價格上漲的壓力。

長遠來說,關稅政策帶來的不確定性正加速全球供應鏈碎片化,會進一步拉大已開發和開發中國家的經濟距離。跨國企業被迫把工廠搬到更主要消費市場的鄰近地區,已開發國家的東西會變得更貴,成本最終轉嫁消費者。

由於中國大陸已取代美歐,成爲大多數開發中國家的最大貿易伙伴。這可能催生出局部機遇。例如,巴西對中國大陸的農產品出口取代以往來自美國的部分;印度則承接轉移而來的智慧手機等硬體的製造。

但出口導向型經濟體的根本脆弱性未曾改變,無論大宗商品還是製成品,都很仰賴已開發國家的市場。如果不能快速轉型爲內需驅動經濟模式(並輔以國內信貸和匯率改革),脫鉤難持續。

美元和脫鉤

關於美國對中國貿易逆差,實際上是美國向中國借錢,儘管前者的收入明明高於後者。這種扭曲的關係,關鍵在於美元作爲全球儲備貨幣的特權地位,各國將美國公債當成安全的「壓箱底」資產,即便這意味資助其消費。大家手裡都攢了大把美債,以便關鍵時刻能穩住本幣匯率。

川普想要美元貶值,藉此減少大家對美元計價資產的過度需求,但沒有能替代美元的儲備貨幣,脫鉤的過程肯定亂成一鍋粥。

美元霸權將在脫鉤過程中成爲發展中國家的弱點。路透

已開發國家的央行現在面臨兩難:升息怕引發經濟衰退,而開發中國家可能出現資金外流與貨幣貶值(美元債務國還將面臨通膨和債務危機的雙重風險);不升息則抑制不了通膨。

市場最近開始爭論美國公債的安全性,但美元儲備貨幣目前並沒有可行的替代選擇,開發中國家和已開發國家的經濟脫鉤將成爲一場未知的冒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