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反移民與擴權 美國治安亂了套
(圖/美聯社)
從競選總統與對手賀錦麗辯論時,就可發現川普往往不是從實證角度討論犯罪率與社會安全,而是透過具體極端個案建立「非法移民=危險=民主黨縱容犯罪」情感動員邏輯。他會援引「某地某非法移民殺人案」,接着強調「若非縱放移民,這種悲劇就不會發生」,最終轉化爲「只有我才能讓美國再次安全」。近日,川普在真實社羣發文,不僅將犯罪與非法移民直接掛鉤,更威脅要宣佈「全國緊急狀態」,以總統之力「聯邦化處置」地方政府,造成深遠衝擊。
川普的論述非常簡單明確,宣稱由於他介入整頓華盛頓特區,讓首都從美國甚至全世界最危險、謀殺率最高城市,迅速轉變爲最安全城市。川普形容華府如今一片繁榮,餐廳、商店、企業人潮涌現,數十年來首次幾乎沒有犯罪。但話鋒一轉,他指控令首都治安惡化的民主黨籍華府市長包瑟,卻通知聯邦政府,華府警察局將不再與移民及海關執法局合作移送與安置非法移民。川普誓言絕不會讓這種事發生,必要時,將宣佈全國緊急狀態並聯邦化處置。這樣的政治發文,充滿戰時動員色彩,與其說是治安政策,不如說是將內政敵我化。
川普醞釀宣佈「全國緊急狀態」進行擴權,對美國內政將造成首當其衝影響。首先,若川普啓動全國緊急狀態並進行聯邦化處置,勢必挑戰地方自治原則與三權分立根基。在美國憲政傳統,治安與執法屬地方權限,聯邦政府只在極端情況才能介入。川普說法不僅將地方政府描繪爲國家安全威脅,還試圖透過總統職權跨越制度界限,賦予白宮在地方治安主導地位。根據美國憲法,州長擁有維持州內秩序權限,此一原則反映在「民兵團法」(Posse Comitatus Act),禁止聯邦軍隊參與國內執法。但若川普宣佈「全國緊急狀態」並進行「聯邦化處置」,則他可引用「暴亂法」(Insurrection Act)爲「民兵團法」創設例外,允許他派軍隊鎮壓阻礙國內正常執法動亂。
其次,川普敘事主要建構將非法移民視爲潛在重罪犯刻板印象。川普引用德州一名印度裔居民被非法移民殺害極端個案,將其推論爲整體現象,這種操作方式具有高度情緒化效果,卻缺乏足夠實證支撐。儘管研究顯示移民與高犯罪率無關,這種刻板印象仍持續存在並被政治話語放大。
更深層問題是,川普對非法移民與犯罪的敘述,其實也是對政治對手全面進攻。他不斷將民主黨描繪成激進左派並縱容犯罪並拒絕執法,鞏固MAGA支持者心中「只有川普能恢復秩序」信仰。在國際層面,若美國真如川普所言大規模遣返非法移民,將對中南美洲與加勒比海國家造成沉重壓力,特別是拒絕接收遣返國民的國家,如古巴與委內瑞拉,雙邊關係將面臨更多摩擦。
同時,川普也可能讓美國在國際庇護制度陷入困境,違反「不遣返原則」(non-refoulement),引發聯合國與人權組織譴責。美國的一舉一動都具有全球示範效應,若美國帶頭以治安名義否定人權原則,勢必助長他國濫用「安全威脅」爲由打壓移民與異議者合法性。
此外,川普對內政強硬主張若實現,將在全球造成風潮。從歐洲到亞洲,已有不少國家仿效美國對移民強硬手段,極可能鼓勵更多國家以防治犯罪爲名推行實質種族排斥與民主倒退。
綜上所述,川普對非法移民與治安的發文論述,是充滿政治算計的敘事攻勢,目的不是「讓美國再次安全」,而是「讓川普再次擴權」。若他的主張最終落實,不只美國憲政制度將面臨動盪,國際秩序與民主價值根基也恐遭撼動。面對川普威脅宣佈「全國緊急狀態」主張,美國無論司法、媒體或公民社會,都應該保持高度警覺,確保政策推動建立在事實與法治基礎,而非情緒與政治動員之上。(作者爲中華經濟研究院輔佐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