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二度當選美國總統滿一年 金融市場經歷關稅和TACO驚濤駭浪
美國總統川普在4月2日「解放日」宣佈對等關稅。 路透
美國總統川普二度當選,在5日屆滿一年,全球金融市場必須在這段期間經歷川普的政策反覆、前所未有的不確定性與劇烈的震盪,不過,在TACO(川普總是退縮)、人工智慧(AI)及貶值交易(debasement trade)等題材的發酵下,股票、黃金與加密貨幣紛紛創下歷史新高。
投資人正在學習如何因應這種難以預測的局面,包括掌握「川普式威脅」的交易模式:常先發出強烈言辭,最後又退縮,讓「TACO 交易」成爲過去一年來的一大特色。
路透整理川普二度當選一年以來,主要市場的概況。
美元疲軟 比特幣、黃金大漲
美元最能反映世界對川普的不穩定政策。他二度當選後,美元一度飆升,因爲投資人當時認爲,川普主導的政府支出狂潮將刺激經濟,然而美元一年來至今淨貶約 4%。
川普對貿易伙伴課徵關稅,引發關稅影響的不確定性,促使投資人尋找替代資產。他對加密貨幣友好的政策,推動比特幣在10月創下125,835.92美元歷史新高。關稅戰加上地緣政治緊張,同時推升了避險資產黃金在10月觸及每英兩4,381美元的最高價。
不過,美元的需求短期內不太可能消退。每當金融市場動盪或地緣政治升溫時,美元往往仍是投資人的首選,正如 In Touch Capital Markets資深外匯分析師Piotr Matys所說:「美元仍是那件『最乾淨的髒襯衫』。」
全球股市衝高
今年全球股市紛紛創新高,主要受人工智慧(AI)熱潮與全球利率走低預期所帶動。
川普4月2日宣佈「解放日」對等關稅政策,市場面臨首場重大考驗。當時MSCI世界指數暴跌10%,但之後股市迅速反彈,從去年總統選舉日至今,這個指數累計上漲超過20%。
美股標普500指數自去年11月以來上漲17%,AI 狂熱功不可沒。歐洲方面,因川普要求各國爲俄烏戰爭增加國防支出,軍工股成爲漲勢核心。科技股上漲與美元走弱,也推動日本、南韓與中國大陸的股市表現。
主要經濟體公債殖利率上揚
川普當選以來,各主要經濟體的公債殖利率普遍上升,反映投資人對政府舉債增加與公共財政可持續性的疑慮。投資人特別擔心川普「大而美」稅改法案的資金成本。該法案於7月通過,預計未來十年將使美國聯邦赤字增加約3.8兆美元。
不過,在聯準會(Fed)最近降息、通膨似乎受控的之際,美國30年期公債殖利率一年來上升14個基點,至4.66%。相較下,其他國家的公債殖利率波動更加劇烈,日本30年期公債殖利率同期攀升近85個基點至歷史高點,法國與德國的30年期公債殖利率則分別上漲62與59個基點。
川普關稅下的貿易收支
貿易收支是川普政策核心之一,他主張美國貿易赤字是美國被「剝削」的證據,並稱關稅是「字典裡最美的詞」,大打關稅戰要扭轉局面。
川普的關稅政策增加企業營運成本,令商業規劃更加複雜,但確實縮小了美國的貿易赤字。數據顯示,6月貿易逆差降至兩年來最低的602億美元;對中國大陸的逆差更是在五個月內縮減70%,創21年新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