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對進口車徵25%關稅 華郵點名「美國自己」傷最重

▲川普宣佈對進口至美國的汽車課徵25%關稅。(圖/路透)

記者吳美依/綜合報導

美國總統川普26日宣佈對進口汽車與零組件課徵25%關稅,被視爲4月2日對等關稅的序曲。《華盛頓郵報》分析,受到這一波汽車關稅衝擊最大的國家,包括日本、韓國、德國、墨西哥、加拿大,還有美國自己。

報導引述白宮說法指出,這一波25%汽車關稅,將疊加在既有的2.5%稅率基礎之上,也就是說,進口汽車與零組件的總體關稅將達到27.5%。

不過,此舉直接衝擊到現今高度依賴跨境貿易的美國汽車產業,該國人口調查與統計局(Census Bureau)數據顯示,去年美國汽車、零組件及引擎進口總額達到4743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

CNBC也引述英國數據分析與諮詢公司「全球數據」(GlobalData)資料指出,美國2024年汽車市場消費之中,將近一半來自海外,比例依序爲墨西哥(16.2%)、韓國(8.6%)、日本(8.2%)、加拿大(7.2%)、德國(2.7%)。53.4%是美國國內製造。

其中,墨西哥是全球第7大汽車生產地點,也爲通用汽車、福特、福斯等車廠進行組裝作業,年產量將近400萬輛汽車。該國政府機構統計,墨西哥汽車產業高度外貿導向,去年出口至美國的比例將近80%。

▲位於紐澤西州紐華克港(Newark)等待進口的汽車。(資料照/路透)

《紐約時報》也引述研究機構JATO Dynamics數據指出,德國3大汽車製造商,佔歐盟銷美汽車的73%,美國更是德國汽車產業最重要的外銷市場。其中,每3輛保時捷就有1輛賣到美國,BMW則是每6輛裡就有1輛。賓士、福斯、奧迪在美墨都有工廠,而上述全部落在川普汽車關稅的範圍內。

不過,即使美國汽車仰賴亞洲與歐洲的零件組件,供應鏈更是美墨加3國緊密交錯,川普政府卻認爲,美國消費者去年購買的1600萬輛汽車之中,大約一半來自他國,排擠國內汽車產業,白宮更宣稱25%關稅是爲了因應「美國國安的重大威脅」。

《華盛頓郵報》寫道,川普在這一波汽車關稅所承擔的政治風險,可能比第一任期對中國發起的貿易戰還要高。如今,美國新車平均價格已經逼近5萬美元(約新臺幣165萬元),新關稅恐讓售價再漲4000至1萬2000美元(約新臺幣13至40萬元)。

國際車廠代表團體「Autos Drive America」執行長瑟法維恩(Jennifer Safavian)直言,這一波關稅將讓「在美國生產與銷售汽車的成本更高,最終導致價格上漲,而消費選擇、美國製造業的就業機會,也將雙雙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