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對等關稅要來了 美媒:最快12日籤行政命令
▲美國總統川普最快在美國時間12日簽署對等關稅行政命令。(示意圖/路透)
記者詹雅婷/綜合報導
美聯社報導,美國總統川普最快在美國時間12日簽署行政命令,要求美國對進口商品徵收的關稅與其他國家徵收的稅率相符,也就是對等關稅(Reciprocal Tariff)。
川普曾暗示這項行政命令將會在11日或12日發佈,但11日已過,對等關稅的政策並未正式宣佈。當川普被問及是否會在12日簽署行政命令時,他稱「我們拭目以待」。
川普9日曾向記者表示,「是時候採取對等措施了,你們會經常聽到這個詞,對等(Reciprocal)。如果他們向我們徵稅,我們就向他們課稅」。
川普上任不到一個月就推出多項關稅政策,這場豪賭的賭注是他的經濟理念最終能爲選民帶來實質成果。川普也承認,這可能會以通脹、經濟混亂的形式帶來部分財政痛苦。
美國人口普查局數據顯示,美國去年進口總額達4.1兆美元,而這次的對等關稅可能相當於大幅增稅,主要由美國消費者及企業承擔。這也可能引發貿易伙伴的報復措施,擾亂全球經濟成長,重塑美國與盟友、競爭對手的關係。
什麼是對等關稅?
根據他國對美國產品徵收的關稅,美方將以相同稅率反制。
誰會受到影響?
摩根大通(JPMorgan)分析師預估,對等關稅可能導致對美國產品徵收高關稅的新興市場經濟體大規模提高關稅。
若官員按照所有產品平均關稅稅率來計算,印度、泰國等國家可能受到影響,因爲這些國家的進口平均關稅稅率高於美國。依據澳盛銀行(ANZ)研究部經濟學家報告,印度將首當其衝,其次是泰國。高盛(Goldman Sachs)預估,對等關稅將不會對墨西哥、加拿大、南韓等已簽訂自由貿易協定的國家產生影響,整體影響有限。
目標是什麼?
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資深研究員肖特(Jeffrey Schott)表示,其中一個目標是製造不確定性作爲談判策略,但在做生意這方面,不確定性是種負擔,關稅、報復、非貿易問題的不可預測性都爲美國企業與外國公司造成壓力。肖特舉例說明,對於歐洲盟友,美國談判目標可能涉及經濟與地緣政治優先事項,包括烏克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