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打關稅牌 安永教臺商三招避稅雷
美國總統川普。(美聯社)
美國總統川普掀起全球貿易洗牌。安永聯合會計師事務所30日舉辦線上研討會,指出川普團隊近期積極操作關稅作爲外交工具,不僅援引《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與《貿易擴張法》第232條,針對特定產業如鋼鋁、汽車加徵關稅,甚至預告將對包含東南亞在內的多個國家祭出高達49%的「對等關稅」,預計7月9日實施,恐對臺商造成新一輪壓力。
安永副總經理李渝秀表示,許多臺灣企業早在川普第一任期的中美貿易戰期間,已將部分生產線轉往越南等東南亞國家,試圖避開中國製造的關稅障礙。然而,這波新關稅政策卻連東南亞也一併納入,讓企業再度陷入產地風險之中,儘管臺灣的半導體與資訊通訊產品部分被列入豁免清單,但考量川普政府向來政策變化迅速且傾向單邊主義,臺灣企業仍須審慎評估整體佈局與因應策略。
李渝秀建議,企業應從內部着手檢視目前交易流程與報關細節,包括產品價格組成、原料來源與供應鏈結構,甚至商品功能與稅則歸類等,建立彈性的風險預警與情境模擬機制,以因應未來可能出現的突發調整。尤其面對突如其來的高額關稅,若能事前確認原產地認定、稅則號列歸類與價格構成,將有助於避免稅負誤判與營運風險。
安永美國間接稅合夥人Helen Xiao補充,美國現行關務制度中仍存在多項可供企業靈活操作的策略,例如針對完稅價格的調整,可透過首次銷售原則或排除無形資產價值的方式,爭取降低稅負空間;而在原產地方面,則可申請官方原產地判定函令,確保關稅待遇的穩定性;正確使用HS Code稅則號列,也能有效避開被誤課不符產品性質的稅負風險。
面對這波潛在貿易風暴,臺灣企業除了因應短期壓力,也應思考中長期策略。Helen Xiao建議,像是未來若能將產線佈局延伸至美墨加自由貿易協定(USMCA)涵蓋國家,將有機會享有協定下的稅務優惠,不僅降低風險,亦能提升產品進入美國市場的競爭優勢。
安永強調,貿易政策牽一髮動全身,企業不應被動等待,而應積極調整全球營運策略。未來安永也將持續追蹤美方政策變化,協助企業快速反應、靈活佈局,掌握貿易變局中的新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