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稱臺積電在美投資3,000千億元 立委籲政府說明

美國總統川普宣稱「臺積電將在美國投資高達3,000億美元」,但臺積電公開澄清,目前投資金額僅爲1650億美元。(路透)

美國總統川普5日宣稱「臺積電(2330)將在美國投資高達3,000億美元」,但臺積電今公開澄清,目前投資金額僅爲1650億美元,兩者認知差距高達1350億美元。立委許宇甄強調,這並非川普一時失言,而是對美談判的重大資訊錯置,顯示雙邊溝通或協調已出現嚴重認知錯誤,對臺灣半導體產業造成嚴重傷害,呼籲政府應該出來講清楚。

許宇甄表示,經濟部長郭智輝日前與業界座談時自曝,臺灣對美整體投資金額高達4,000億美元。她質疑,這筆鉅額承諾究竟是怎麼談出來的?誰同意作出這麼重大決策?這樣的退讓爲臺灣換得了哪些實質利益?政府有責任向國人交代清楚。

許宇甄也質疑,若非臺積電追加投資,是否代表政府要求臺灣其他半導體關鍵廠商,包括IC設計、矽智財、封裝測試等供應鏈業者,大舉赴美設廠?這無異於將臺灣歷經數十年打造的完整半導體產業鏈連根拔起。屆時,臺灣還剩下多少技術優勢與談判籌碼?這樣的政策方向,豈能不公開接受國會與社會監督?

許宇甄抨擊,「對等談判」,若最終只剩單方面讓利、鉅額投資與毫無對價的空談,那不是爲國謀利,而是明目張膽地出賣臺灣。她要求行政部門立即說明,整體談判框架與對價條件是什麼?臺灣讓利是否包括開放美國農產品與基改食品進口?還是承諾產業大量外移?

許宇甄擔憂,政府同意將鉅額資源挹注美國,將導致國內產業升級與基礎建設停滯不前。即便部分細節需保密,至少應公開談判架構,讓全民有基本知情權與預期管理,避免市場信心崩潰。如今各種不確定訊息四起,對國內產業信心造成嚴重打擊。

許宇甄強調,臺灣不能再走回不問代價、虛應故事的老路,更不能將主權與產業未經監督地出讓,換取虛幻的美國支持。再次呼籲政府應依法公佈與美談判的完整架構、承諾內容與實際代價,讓國會與全民共同監督,一同守護臺灣的核心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