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半導體關稅政策搖擺不定 環球晶以先驅者之姿成政策受惠對象

「2025年美國臺灣形象展」本週正於德州達拉斯舉辦,外貿協會董事長黃志芳(右一)也在展會期間參訪環球晶德州廠。記者馬瑞璇/攝影

美國總統川普15日放話,會在未來兩週制定半導體關稅,稅率有可能上看300%。環球晶總經理Mark England指出,環球晶不單單是全球供應商,更因爲是美國半導體產業的「First Mover」(先驅者),現已成爲美國本地供應鏈關鍵的一環。也就是說,川普半導體關稅新政策,不僅不會對環球晶帶來負面影響,相反地,正因環球晶早早赴美設廠,反而意外成爲政策受惠對象。

外電報導,川普在飛往阿拉斯加與俄羅斯總統普丁會面途中,於空軍一號上告訴隨行記者,「我會在下週及再下一週,對鋼鐵及晶片制定關稅。」他指出,起初半導體關稅訂在較低水準,讓企業有時間赴美設廠建置產能,一段時間後,關稅稅率將會大幅提升,可能達到200%或者300%。他也有信心,這項政策將促使企業赴美設廠,而非選擇支付高額關稅。

綜觀臺灣半導體廠,除了晶圓代工龍頭臺積電2020年率先宣佈赴美設廠之外,環球晶也在2022年宣佈前進美國,在美國德州謝爾曼市設立12吋先進製程矽晶圓廠,並在今年5月舉行開幕典禮。Mark England指出,德州新廠一期已開始投產,二期則已進入殼體空間建構(shell space)。

「2025年美國臺灣形象展」本週正於德州達拉斯舉辦,外貿協會董事長黃志芳也在展會期間參訪環球晶德州廠。

黃志芳指出,臺美經貿關係過去長期以來是由臺灣扮演出口角色,由臺灣供應美國電子消費品、傳產製品,但是,從幾年前開始,臺積電宣佈在亞利桑那州投資、環球晶來到德州投資之後,臺灣現在已經變成美國前十大投資國,而這也成爲臺美經貿關係一個很重要的新主軸。

環球晶德州廠是美國第一座量產12吋先進製程矽晶圓的製造廠,不僅供應臺積電,也供應德州鄰近的半導體廠,加上川普可能推動英特爾俄亥俄州建廠計劃,Mark England認爲,這對於環球晶而言,也是好事一樁,代表他們也將能服務更多的客戶,環球晶作爲「First Mover」,與臺積電、蘋果、英特爾等大廠建立合作關係,也將推動美國本地半導體產業發展。

Mark England表示,美國本地的矽晶圓供應鏈仍有缺口,而環球晶希望能夠填補供應鏈中的缺口。雖然川普將針對半導體課徵關稅,但是,半導體產業規模巨大,目前全球產值已經來到6500億美元,在人工智慧(AI)快速發展帶動下,半導體產值未來將有望突破1兆美元,而半導體產值的一切基礎,也是架構在矽晶圓之上,環球晶在這之中也扮演了一個全世界不可或缺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