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2.0 工總:臺商7成看壞大陸巿場
川普2.0令臺商相當憂心。(路透)
美國總統川普就任,推動各項關稅政策,擬對大陸輸美商品加徵10%關稅,累計加徵20%關稅,也將牽動臺商投資中國大陸的動向,由於前景不確定,據工總調查,臺商未來3到5年在大陸營運規畫,包含規模、產能以及僱用員工,呈現相對保守心態。
面對川普發動關稅戰,預料大陸除祭出對等報復,另會擴大內循環、加速市場多元化因應。工總認爲,未來臺商可能以「三新」即以新東向、新陸商及新產業三大面嚮應變。
川普對大陸加徵關稅,令臺商相當憂心,調查顯示,看壞大陸經營環境臺商佔比73.5%,相較2023年的25.9%,看壞比重暴增約3倍。看好比重僅剩下21.9%,相較於2023年35%,下降了13.1個百分點。只有4.6%保持中立。
工總分析,這反映出臺商對2025年地緣政治、美中貿易戰加劇的憂心,特別川普2.0對大陸加徵關稅,對於美國市場爲主的大陸臺商,將面臨再一次供應鏈重組。
面對川普2.0,工總認爲,未來臺商可能以「三新」因應,首先是「新東向」,川普爲實現美國優先,不支持友岸外包、杜絕洗產地,以美國爲主的電子產業將伴隨需求,興起一波東向美國投資潮。
其次是新陸商,以代工爲主的中小企業,處於低利狀態,加上技術門檻不高,這些大陸臺商將由沿海省分向中西部、自貿區及一帶一路邊境轉移,隨着大陸的惠臺政策,大陸臺商將進一步「在地化」,甚至與大陸連結更深,成爲新陸商。
最後在新產業上,臺商產品具有產能快、效率高、交期穩、品質佳的特性,美國進口商沒有替代產品之下,願意與大陸臺商分攤關稅,在大陸當局推動新興、具未來性的產業,加大服務業升級,臺商透過產業轉型,加強產品競爭力,因應貿易戰2.0。
商總榮譽理事長賴正鎰表示,兩會之後鼓勵消費、金融與新質生產力,內需逐漸擴大,對於臺商而言,近年確實有發生臺商因供應鏈轉移而退出大陸市場;但隨着大陸鼓勵內需、及《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優勢,不以美國爲主要市場的臺商反而加大投資、更深耕大陸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