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川普擱置120億對臺軍售 陸學者:美政策有交易性質

大陸一貫反對美國對臺軍售,就相關議題受到討論,大陸學者認爲,美國政策具有交易性、戰略性,存在高度的不確定。(美聯社)

《華盛頓郵報》報導引述知情人士稱,美國總統川普爲了川習會、與中國大陸達成貿易協議,擱置對臺超過4億美元(約新臺幣120億元)的軍事援助計劃。大陸涉臺學者包承柯坦言,從川普上臺後,美國的政策走向就是一種交易性、戰略性的,包括近日美國務院、AIT提出「臺灣地位未定」等,都是在爲下一步交易做安排,如果臺灣過度相信美國,最後結果不一定是想要的。

上海東亞研究所研究員包承柯說,川普任內,美國的政策大多是爲了達成交易目標,包括近日美國務院、AIT提出「臺灣地位未定」等,可能都是在爲中美領導人會談、下一步會達成怎樣的交易去做佈局。

包承柯坦言,這種不確定性的狀態,使得外界很難對川普的作法,和他的目的,做出一個負責任的判斷,這是因爲他的政策有高度「交易性」。

包承柯認爲,與之相反,中國大陸對美政策是確定的,就是要美國遵守「一箇中國原則,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而臺灣方面,若把川普言行表述當真,「那說不定它就會被交易掉」,因爲川普是處在一個不可信的狀態,如果臺灣過度相信美國,最後結果不一定是想要的。

至於接下來可能上演的川習會,中方是否對美方提出要求,包括在臺灣問題上,包承柯說,中國大陸當然會清晰表達自己的立場,堅持自己的政策原則,要求川普政府堅守一中。

他說,過去美國總統,都表示過不支持臺灣獨立,如果川普要維持穩定的中美關係,維持臺灣的區域和平穩定,就不得不做這件事,除非川普要挑釁中美關係至一個緊張、不可調和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