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體育文化記憶 體育署與臺史博簽合作備忘錄

體育署和臺史博簽訂合作備忘錄,體育署署長鄭世忠(右三)、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張隆志(左三)和立法委員陳培瑜(右二)合影。記者曾思儒/攝影

爲保存體育運動記憶和發掘動人故事,體育署和國立臺灣歷史物館合作,今天體育署署長鄭世忠和臺史博館長張隆志共同簽訂合作備忘錄,共同宣佈在體育運動文化研究、典藏、展示、教育等領域共同合作,並放眼2026年名古屋亞運,屆時展現合作成果。

中華代表團去年在杭州亞運締造亮眼成績,金牌數也順利突破史上百金大關,放眼2年後的名古屋亞運,鄭世忠說:「希望藉由臺史博歷史的專業,協助體育署將背後動人故事用不同面向、更多元的方式呈現給國人。」

今年就有衆所矚目的巴黎奧運,但因半年後就登場,體育署和臺史博的合作目標放在2026年名古屋亞運,另外也有更多方面和結合,「隔行如隔山,我們需要專業的人力,我們畢竟是體育人,有我們體育運動的記憶、有我們的文化,但呈現的方式,面對目前多元的社會,這部分需要臺史博的專業,協助我們呈現。」鄭世忠說。

體育署和臺史博簽訂合作備忘錄,體育署署長鄭世忠(中)、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張隆志(左)和立法委員陳培瑜合影。記者曾思儒/攝影

體育署近年已委託專業團隊辦理文化盤點、數位典藏等工作,未來推動將強化區域整合,讓體育運動的動人故事傳播更遠,發揮體育運動的影響力,和臺史博的合作就是藉由臺史博研究、典藏、展示、教育推廣的專業,讓體育文化更被看見。

張隆志表示,很榮幸與體育署合作,接續將瞭解體育署近年累積的文物盤點、口述訪談、線上博物館等成果,「透過博物館專業,可以提供什麼立即的、長期的協助,並全力支援2026年(名古屋亞運)的策展工作,爲選手加油外,也推廣生命奮鬥的故事。」

臺史博過去曾辦理臺灣棒球特展、東亞體育世界的臺日運動交流國際展的主題展,並出版體育文史書籍,期許未來與體育署合作,引導民衆思考體育運動更多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