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產》推不推案都尷尬 928檔期量縮近3成

591新建案認爲,照當前市況之冷,全年量縮已成定局,只是近日行政院拍板新青安不受《銀行法》第72條之2的不動產放款限制,央行又延長換屋族出售期間由12個月延長至18個月,讓房市久旱逢甘霖,惟當前房市買氣低迷、換屋需求低,且行庫承辦新青安能量已大幅下滑,距離落日期限也僅剩不到一年,能否有效扭轉頹勢仍待觀察。

在全臺主要地區普遍量縮下,新北市、桃園市則逆勢上揚,進一步觀察,兩地量能雖締造新猷,個案數卻呈現小幅下滑,顯然建商策略從過往的遍地開花,轉爲向熱區集中火力。新北市今年共計55案進場、較去年減少8%,跌幅相對較小。而桃園本次案量集中在北桃園一帶,包含桃園、八德及龜山A7等區,各自都有逾百億案量公開。

至於其他縣市,臺北市相較去年同期以及上半年329檔期大案連發,今年新案量體轉小,總銷及個案數一路走跌,值得一提,當前北市由於蛋黃區稀缺效應,並未出現大幅度降價,即便少數市場派業者開價朝區域行情靠攏,但在政經等不確定性下,銷況仍相當低迷。

科技重鎮新竹地區,相對於半導體及AI等產業題材不斷,房市表現顯得疲弱,個案、總銷金額均爲史上新低,區域上除新竹市、竹北市等精華地段熄火,新豐、竹東等蛋白區亦有指標案延推。臺中市今年受延推潮影響,總銷僅剩1,110億元,較去年縮水四成,且當地買氣持續低迷,部分重災區如海線價格逐漸出現回調現象。

而臺南目前不只土地交易量銳減,今年永康鹽行、安南九份子等重劃區也逐漸退燒,總銷及個案雙雙衰退。高雄這次個案數年增4成,總銷卻反而大減近4成,主因是在楠梓、仁武等區有小量體新案推出,只是在大環境壓力下,目前當地新案開價落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