廚餘去化危機怎麼解? 中央地方不同調
新北市鼓勵民衆把廚餘瀝乾水分裝袋丟垃圾車焚化,但環境部強調要維持原來的分類,中央地方不同調。記者黃仲裕/攝影
面對非洲豬瘟疫情,農業部下令全臺禁止以廚餘餵豬,但各地焚化、堆肥量能不足,造成中央地方不同調。新北市鼓勵民衆「熟廚餘瀝乾水分後裝袋丟垃圾車」;環境部昨天表示,各縣市廚餘清運維持原本體系,民衆也不要改變習慣,「廚餘還是廚餘,不能當垃圾丟」。
全臺禁廚餘養豬後,臺中有百貨、餐飲等業者向民代陳情,指清運公司不願再收廚餘,導致廚餘無處可去,也有百貨公司因餐廳廚餘沒瀝乾遭拒收,面臨堆積壓力。
記者實地訪查百貨公司、大型餐飲集團,有業者反映,配合收運廠商爲長期契約,如常收運;也有百貨公司因部分餐廳、攤商爲因廚餘瀝水不夠幹,清運業者拒收,要求瀝乾才願意清運。
臺中則有私校把廚餘瀝乾後當一般垃圾丟,也有部分民衆看新北市鼓勵民衆將熟廚餘瀝乾後裝袋丟垃圾車,覺得把廚餘瀝乾當一般垃圾丟「很正常」。
環境部環境管理署副署長林左祥表示,中央沒有推行「廚餘瀝乾水分當垃圾丟」,維持原來清運體系不變,只是強調應瀝乾廚餘水分減少總量,廚餘還是廚餘,不能當垃圾丟。
林左祥指出,廚餘能否餵豬還須要審慎評估,就算未來可能決定廚餘全部要堆肥或生質能源化,也要和垃圾分開;他強調,全國民衆好不容易養成廚餘、垃圾分開的好習慣,一旦改變,就會讓民衆無所適從。
另,全臺禁止廚餘養豬引發去化危機,臺中市環保局要求熟廚餘送四處指定掩埋場堆肥,出現清運車在掩埋場外大排長龍現象,綠營民代質疑廚餘戶外堆置曝曬恐孳生蚊蟲、產生惡臭,批掩埋是落後的行爲。環保局長陳宏益說,有摻入木屑吸附異味,並攪拌翻堆,廚餘送掩埋場穩定去化無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