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身馬太鞍部落 南市原民議員哽咽:1/3土地需重新規劃利用

來自馬太鞍部落的臺南市議員穎艾達利哽咽表示,災後物資援助應該視不同階段調整,避免一時涌入卻無法符合實際需求,並呼籲中央與地方政府在規畫基礎建設與部落重建時,應該傾聽在地的聲音。(洪榮志攝)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造成光復鄉17死、11人失聯及嚴重災情,臺南市議會定期大會26日開議時,議長邱莉莉除率全體議員起立默哀1分鐘,來自馬太鞍部落的市議員穎艾達利更哽咽表示,災後物資援助應該視不同階段調整,避免一時涌入卻無法符合實際需求,呼籲中央與地方政府在規畫基礎建設與部落重建時,應該傾聽在地的聲音。

穎艾達利還說,光復鄉馬太鞍與太巴朗部落是全國規模最大的阿美族聚落,族人比例高達6至8成,當前停水斷電仍在覈心危險區內,生活條件艱困,也懇請市府比照臺北市的做法,對設籍臺南但家人於花蓮受災或罹難者提供適度補助,並在臺南的原住民族羣給予更多支持與關懷。

穎艾達利指出,這場水患幾乎是毀滅性的災害,災民不僅失去家園、交通工具與生計,農業更面臨二期稻作全毀的慘況。由於當地地質爲大理石與石灰岩,泥沙極爲細緻且不透氣,一旦乾硬將難以清理,影響田地恢復耕作,恐需長時間重建。他還透露,據衛星空照顯示,花蓮部分地區約有1/3土地恐需重新規劃利用。

穎艾達利表示,感謝市府、臺南市許多公司行號、團體、個人、旅居臺南的原住民族人、花東鄉親,特別是同爲馬太鞍部落、太巴朗部落的族人,過去這幾天慷慨的支援,在工作之餘,甚至放下手邊工作,親身前往受難最深的第一線,給我們部落家人非常多的關心、提供非常多的支援、資源與幫助,非常感謝。

穎艾達利認爲,此次毀滅性的災害,大家從各種報導資訊中都知道了,但實際的苦難是這些影片、照片、文字遠遠無法表達的。從救難搜索、重新清理,失去生財生活交通工具、失去家園田地,要重建每個家戶的經濟能力,乃至於恐怕要面對整個光復鄉重新規畫、重新建立基礎公共工程,都會是漫長但時間與經濟壓力艱鉅的事,這個過程同樣需要大家的力量。

穎艾達利說,感謝大家幫忙的同時,也懇切請求大家不要因爲新聞滿滿而麻木淡忘,也不要在此刻糾結各種過去,而要看看現在、看看未來還要努力什麼、還可以幫忙什麼?這些各位平常不會注意的花蓮、臺東,乃至於被稱爲原住民偏鄉而一知半解的地方,多點了解、多點認識、多點同體共感,而不是在政治攻防、預算攻防上,拿來做惡意舉例類比的縣市。

穎艾達利還強調,看看我們,看看人、看看這些生命跟家庭,而不是隻看到顏色、看到選票。我們沒有藍綠白,我們只剩下斷水斷電的黑、只剩下滿地泥濘的一片灰色。看看流離失所的花蓮馬太鞍溪、看看山崩路斷的臺東南橫,看看承受災難的一切,可以給我們多少警醒,提醒我們還要做怎樣的改善,來守護大家打拚出來的臺南,這纔是我們眼前該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