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理好立足當下與着眼長遠的關係(專家觀點)
王禮寧
青海地處地球第三極的青藏高原,是“三江之源”“中華水塔”,是世界高海拔地區生物、物種、基因、遺傳多樣性最集中的地區,生態安全地位極爲重要。
在生態環境保護上一定要算大賬、算長遠賬、算整體賬、算綜合賬,不能因小失大、顧此失彼、寅吃卯糧、急功近利。海南州痛定思痛,處理當下經濟發展與長遠生態保護的關係,無疑是算清了政績這筆賬。
處理好綠水青山與民生福祉、頂層設計與地方探索、立足當下與着眼長遠的關係,是創新思維的體現,也是打開產業升級的鑰匙。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青海很多地方已有相關探索:德令哈市關停柏樹山石灰岩礦區小企業、實施生態修復後,柏樹山獨特的風光吸引遊客露營、打卡,德令哈也成爲“青甘大環線”上的網紅點位;烏蘭縣河東村曾經沙塵暴多發,經過兩代人治理,如今村道兩旁是連片的青楊林,河東村成爲國家森林鄉村。依託持續優化的生態環境,村民們運營起撒拉族民俗風情園,吃上了文旅飯。
把握好當前和長遠的關係,潛績和顯績的關係,是踐行正確政績觀、創造新業績的必然要求。生態文明建設是一場涉及生產方式、生活方式、思維方式的變革,需要正確政績觀的指引。前進道路上,要從全局、長遠、大勢上作出判斷和決策,放眼長遠認真研究,不斷增強工作的科學性、預見性、主動性、創造性。要克服急功近利、急於求成的想法,一茬接着一茬幹,一件事接着一件事辦好,使一切決策和工作着眼於更好滿足人民需求、經得起人民檢驗。
(作者爲青海省社會科學院生態文明研究所副所長)
《 人民日報 》( 2025年02月20日 13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