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招生應處理好三對關係
入學公平體現的是教育機會的公平,是教育公平的起點,事關學齡兒童的入學權益,事關教育生態,事關社會形象。陽光是最好的防腐劑,也是最好的營養劑。近幾年,浙江省磐安縣教育行政部門與學校管理者堅持公正、公開、公平原則,從入學的全流程、各環節入手,將整個招生過程置於陽光下運行,重點處理好三方面關係。
處理好“有學”與“優學”的關係,提升優質資源保障力。學有所教,讓孩子有學上是陽光招生的基礎和保障。由於提前佈局、科學應對,全縣學位整體充裕,得以從容而平穩地度過2023年的小學入學最高峰。學有優教,讓孩子上好學是陽光招生的信心和底氣。2023年底,成功創建了全國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縣。截至2024年底,磐安縣52.8%的學校創建爲省現代化學校,打造了一大批家門口的好學校。
根據學齡人口變化趨勢和新型城鎮化進程,針對100人以下的小規模鄉鎮學校的孩子,賦予更多的上學選擇權。不論年級,學生及家長可以根據就近就便原則,既可在本地學校就讀,也可以選擇附近的中心鎮或城區學校就讀。雙學區制的實行,輔以城鄉融合型共同體的建設,政策的加持推動小規模學校柔性撤併,而閒置的校舍一般用以解決鄉村“一老一少”問題和區域青少年勞動基地等建設。這樣把佈局調整這一揪心的事變成順應民意、水到渠成的暖心事。
處理好守正與創新的關係,釋放入學政策親和力。守正就是要堅守正道,體現的是一種定力。堅決杜絕暗箱操作、變相掐尖等招生亂象,不設人爲干預空間,讓政策說了算,讓規則說了算,讓平臺說了算,確保入學機會人人平等。如在高中招生中,以初中學校的學生數作爲主要依據,確定75%的優質高中定向名額,並建立針對薄弱初中的配套補償機制,使之真正享受到定向政策的紅利。
消除擇校現象後,擇班、擇師成爲新熱點。從2023年秋季學期開始,推行義務教育零擇班。首先,實行三公開,即公開編班方案、編班過程、編班結果。其次,採取雙隨機,生源分配大體相當,如小學起始年級採用電腦隨機自動生成;任課教師團隊均衡配置,並按隨機抽籤方式確定。通過陽光分班擋住了來自各方的說情風,減輕了熱點學校校長的壓力,同時也倒逼學校教師隊伍從個體優秀走向團隊趨優,呈現班際良性競爭、並駕齊驅的態勢,追求更微觀的教育公平。
處理好自律與他律的關係,強化招錄行爲約束力。陽光招生作爲教育公信力的“試劍石”,追求自律與他律的高度統一。自律是品質,在無人監督的地方發揮作用。招生工作人員要守牢初心,秉持公心,排除私心雜念,不貪權、不戀權,做到審慎用權、透明用權。他律是機制,在有監督的地方發揮作用。以“公開”取信於衆,從政策制定到招生過程,再到錄取結果,做到全程公開透明。讓“監督”如影隨形,如義務教育段城區學校的招生調劑對象實行校際交換審查,分班、編班過程中,邀請家長代表、責任督學參與現場監督。
陽光招生保證了教育的機會公平,而教育的機會公平又拉動了教育的過程公平和結果公平,縮小了校際差距、城鄉差距、羣體差距,讓家長的幸福感、獲得感在招生“陽光普照”下潛滋暗長。近年來,磐安縣的教育社會滿意度調查、教育生態水平監測等得分均進入全省90個縣(市、區)的第一方陣。
(作者系浙江省磐安縣教育局副局長)
《中國教育報》2025年05月23日 第09版
作者:陳卓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