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國旅遊人次創新高前10大目的地洗牌!日本遙遙領先 港、韓成長強勁 泰國下滑

越南富國島近來非常熱門。(旅報傳媒 提供)

交通部觀光署公佈2025上半年臺灣旅客出國旅遊人次達914萬1,262人,再創新高,也超過2019年疫情前的861萬4,204人次,成長勢頭明顯。其中,東北亞的日、韓表現突出,香港也有明顯增長。

與2019年相比,疫後旅客出遊目的地排行略見上下調整。這與疫後觀光重新洗牌,各國爲振興觀光,紛紛推出各類優惠如免籤政策等攸關,加之旅客出遊購物幣值稅率之外,還有航空公司運力增加,持續開航、增班及機票優惠等策略推廣,對旅客出遊亦有引導作用。其中,東北亞市場成亮眼,日本高居第一,達327萬2,961人次,比較特別的是,即便在政府禁團令未解除及兩岸直航航班並未增加的情況下,中國大陸仍穩居出遊第2名,約佔上半年出遊的16.6%,其中固然有臺商往返、探親訪友等需求,但民衆旅遊觀光的意願仍不容小覷。此外,前10名中僅有美國爲長線市場,且位列第7,側面反應美國兼具商務、探親、旅遊等綜合市場的「剛需」。

2025年上半年,國人最愛的旅遊目的地前3名依舊是日本、中國大陸與韓國,遊客聚焦亞洲,在亞洲地區的旅客總數高達852萬3,892人次,佔總體出國人次的93%以上,競爭激烈,此消彼長,旅遊板塊位移也相當明顯,在各國政策引想下,消長趨勢頗值得關注。

‧日本(+10.0%):日本以超過327萬人次成爲絕對霸主,穩坐檯灣人出國首選;挾着日圓匯率優勢與優質日式服務,讓購物、美食的CP值達到頂點,加上臺日長期友好,是人氣不墜的關鍵因素。

‧韓國(+25.2%):韓流文化(K~Culture)魅力不減,從韓劇、K~POP到美食,持續對臺灣旅客,特別是年輕族羣,產生巨大吸引力。搭配「韓國訪問年」等官方推廣活動與有利的匯率,使其成長率高居第2。

‧香港(+34.3%):香港以超過3成的驚人增幅位居成長之冠。在港旅局、旅行業者及航空公司優惠配套行銷,與樂園旅遊週年慶帶動,香港成功吸引大量臺灣旅客迴流,不過與2019年入列前三相比,香港應仍有成長空間。

‧澳門(+12.2%):澳門近年在臺灣雖然沒有旅遊單位全力推廣,但航班密集,飛時較短是一大優勢,加上頂級娛樂度假村、葡式文化與建築,和極限運動等各類遊憩項目,豐富度不斷增加,延伸航班運力調整與經珠海轉進中國大陸的需求,也讓澳門保持領先。

‧美國(+6.5%):受惠於星宇、長榮、華航及其他周邊國家延伸航班持續開設新航點,以及川普上任後要求加強對美國市場的投資帶動,加上原本就需求暢旺的遊學、探親、商務、會展等,近幾年排序都位列第7名,預計仍將屬於穩定增長的板塊。

‧越南(+0.7%):越南近年在觀光方面大舉投資建設,在旅遊方面,疫後吸收大量原本要前往中國的旅客,在航程相近的區域也展現極大吸引力;在經貿來往上更創下新高,兩者加成下也成爲鄰近國家的競爭對手。

‧馬來西亞(+0.6%):馬來西亞市場向來穩定,除提供臺灣30天免籤,並以主題旅遊及永續旅遊在臺推廣,這兩年已超越菲律賓進入前10行列。

‧泰國(-6.3%):相較於周邊國家的亮眼表現,以往深受臺灣旅客喜愛的泰國旅遊人次下滑,儘管上半年仍有約51萬人次到訪,但近期屢傳的旅遊安全疑慮、加上來自越南等其他東南亞國家的競爭,以及疫情後旅遊紅利消退,都可能是導致吸引力下滑的原因。

細看各線男女比例,從年齡與性別分析,2025年上半年女性旅客總數約491萬人,高於男性的423萬人,顯示女性在出國旅遊市場中扮演更積極的角色。出遊人口主要集中在20至59歲的青壯年族羣,其中30~39歲(合計179萬人)與40~49歲(合計179.5萬人)是最大的兩個羣體。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在20~29歲的年齡層中,女性旅客(約74萬人)比男性(約52萬人)多出超過40%,顯示年輕女性具有極高的旅遊意願,也是旅行業者可以評估的推廣方向。

日本:客羣年齡分佈較爲平均,橫跨20至60歲的各年齡段,且各年齡層的女性旅客數量均高於男性,顯示日本深受臺灣各類客羣喜愛。

韓國:客羣相對年輕化,且女性遊客約佔67%。單是20~39歲的年輕女性就佔了32%。以2025年3月爲例,該年齡層的女性旅客人數(23,436人)是男性(7,995人)近3倍,這可能與韓國流行文化(如K-pop、韓劇)的影響力高度相關。

中國大陸:旅客年齡層偏高,40歲以上的旅客佔比顯著高於日韓。50歲以上游客佔64%,此現象可能與商務差旅、探親或對歷史文化有興趣的多爲熟齡客羣有關,其中男性佔53%,也是少數男多於女的市場。

韓國度假持續增長。(旅報傳媒 提供)

僅從上半年的數據觀察,6月份的出國人次達到164.8萬,與5月相比,成長8.1%,爲上半年最高峰。對比年齡數據可發現,6月份1~19歲的青少年與兒童旅客人數明顯高於前幾個月,這直接反映了暑假開始帶來的家庭旅遊與學生畢業旅行的需求高峰;季節性趨勢對於旅遊業者規劃產品和行銷策略仍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因此10月份的多場連假,業者如何「加碼」,頗值得觀察。

【資料來源:交通部觀光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