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血風暴 立委轟國科會應負最大責任
立法院社福及衛環委員會23日舉行「人體生物資料庫管理條例修正草案」公聽會。(姚志平攝)
臺師大女足驚爆抽血換學分,被迫連續14天配合抽血,且有非醫事人員執行採血。臺師大研究倫理審查委員會主委陳學志昨日指出,IRB送審內容跟執行狀況不一樣,已涉違法。衛福部次長林靜儀則批評,臺師大老師對研究對象的保護倫理沒概念「是很糟糕的事」。立委則直指,國科會補助該補助案,卻未盡監督責任,應該負最大責任。
「人體生物資料庫管理條例修正草案」昨天舉行公聽會,邀請政府官員和學者專家與會,陳學志表示,委員會當初收到的研究計劃內容,跟研究者執行內容並不同,包括:內容寫請有執照的護理人員採血、研究對象是木蘭女子足球隊而非學生、研究計劃也載明會獲得受試者同意後纔會執行等,最後卻都有落差。
陳學志說,若計劃有變動應重新送審並變更申請,否則就違法,已確認主持人陳忠慶並未提出變更申請,依法部分檢體已經銷燬。至於傳出臺師大跆拳道也有抽血疑慮,他迴應,抽血檢測在運動科學相當常見。
由於有醫師涉及調查,包含長庚運動醫學醫師林瀛洲同爲國科會研究計劃的共同執行。林靜儀表示,已去函林口長庚醫院調相關資料;理論上來說,臺師大的人體檢體不可能自己處理。
至於未來是否研擬體育選手的保護原則?林靜儀表示,IRB本就是針對各種研究對象的倫理保護,不論研究對象是否脆弱,研究程序上都有要求,「老師對這沒有概念是很糟糕的事」。
立委翁曉玲則批評國科會補助該補助案,卻沒有盡到監督責任,也沒有檢討,國科會提出的報告只是把法律規定寫在紙上,「我們需要請國科會來說法規在哪裡嗎?」相當遺憾,國科會在此次事件應負最大責任。